
一是说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太多,支系复杂。传到刘备,真实性已不可考。也就是说,刘备与刘胜的血脉相传,是一笔糊涂帐。二是有人还算出,刘备并不是汉献帝刘协的叔辈。而是侄辈甚至孙辈。这皇叔称号,是个历史笑话。
这个我有点不同意。如果刘备的皇叔身份有假,当时第一个蒙混不过去的,就是曹操。因为刘备的皇叔资格,就是曹操领着刘备,接受汉献帝召见时正式确定的。当时,还当着曹操的面,让太监翻查刘氏皇家族脉支系档案,确定无误。又根据刘备协助曹操剿灭吕布的功劳,正式认可了刘备的皇叔资格和身份。曹操还保举刘备,由汉献帝册封刘备为大汉朝廷武装力量的“左将军”。
所以来说刘备假皇叔可能是因为血缘关系比较远导致的,可一笔未提身世的刘表,却被众多人坐实了“皇家血脉”。刘表的确军事才能不足,他自己打仗也就打打土匪平平叛乱。估计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刘表总是找人帮助自己防守。南边靠着江夏太守黄祖,虽然黄祖一直被孙家人揍,但也算尽心尽责。北边则收留了走投无路的张绣帮助自己抵御曹操,也是成功帮自己击退了好几次曹操。
其实我认为刘表是不是汉室宗亲不是很重要,毕竟都是作者写出来的,他想怎么写,我们就该怎么看。关键还是要以原版为准。
皇叔乃是汉室宗亲小说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是非常成功的,老少皆知,家喻户晓,其中里面有一段内容就是介绍蜀汉刘备的出生情况,可谓是有理有据,有族谱可寻,直接证实刘备就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请听羽评郡主细细道来。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写道:曹操上奏汉献帝,称刘备有军功,刘备上朝见汉献帝,引出以下一段对话。
汉献帝:“卿祖何人?”
刘备:“臣乃中山靖王的后代,孝景皇帝的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
汉献帝立刻让人取出宗谱,并让宗正卿宣读,宗正卿接下来就说了一段绕口令,见下图:
从《三国演义》的记录来看,关于刘备的出生问题可谓极尽详细,按照世谱来看,刘备确实是汉献帝的皇叔,所以即使是演义中汉献帝也没有说刘备说谎,更何况此时的汉献帝,无论刘备是不是冒牌的,都会认他这个皇叔,因为汉献帝需要寻找和自己同一战线的人,想让刘备接着皇叔的名义壮大自己的势力,和曹操分庭抗礼。那么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吗?他有没有说谎?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确实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刘胜的儿子刘贞,在元狩六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因为在缴纳用以祭祀的贡金时不合规定,被削去爵位,从此就定居在涿县,不过刘贞落寞之后家族世谱就已经不可考,从刘贞到刘雄经历了两百多年,没有专门记录族谱考察难度确实大。《先主传》注云:“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
从《先主传》来看,就连刘备登基称帝之后,他自己都不知道以谁开始为始祖设立亲庙,所以不得已只能以汉高祖刘邦开始,合祭以下的历代祖先。所以很大程度上刘备应该是汉室宗亲,但说是汉献帝的皇叔,还记录详细的称刘备是汉景帝第十八代玄孙,这样就有些过分,毕竟没有详细记载,演义也只是罗贯中写的小说而已。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汉书》、、《资治通鉴·汉纪》、《蜀书》;
皇叔什么意思
皇叔指皇帝的叔叔、叔父,即太上皇的兄弟,也可称作王叔。所谓的皇叔就是他本身是属于一种皇氏宗亲。而且他本身他的辈分还是有一定的辈分存在的。所以说就可以把它称为皇叔。比如说刘备就是。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