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日(二月初五),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
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扩展资料
刘秀后世纪念
1、陵墓
刘秀死后埋在原陵,位于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原陵,俗称汉陵,又称原陵、汉陵。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
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2、公园
刘秀公园在高邑县城南2华里的花园村村南。设立该公园是为了史纪传说中的“刘秀登基”。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秋霸业,故曰:“千秋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秀
宗亲清明祭祖流程
祭献流程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每当除夕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家规、遗像、神牌灵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列祖列宗、诸神拜年。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1、拜祖先日期: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合称五大节日。【习俗上拜祖先是拜中午,只有除夕日是下午4点左右开始拜。
2、应备供品:饭一锅、汤一锅、菜十项〈荤、素皆可〉、米酒一瓶。
3、其他物品:碗7个、筷子7双、小酒杯7个、饭匙一支、汤杓一支、亦可再备一小酒壶,将米酒倒入小酒壶中比较好斟酒。
4、应备金纸:刈金6支〈或6只〉。除夕日加倍用12支〈或12只〉。《环保金纸一小叠用红纸困住算一只》【金纸请购买,贴真正锡箔纸做成的刈金,才算真钱,祖先才能使用】
5、另安神位当天、入宅安祖先牌位时也须要用汤圆拜祖先。(共须买二斤汤圆)。
6、又冬至早上只拜一锅清汤圆即可(一斤汤圆),不须准备饭菜,亦不必烧金纸。(因为一般习俗冬至当天会搓汤圆,故一并祭祖。而冬至当天神明也要拜三碗汤圆(约一斤汤圆)。)(故共须买二斤汤圆)。
7、神桌的下桌是拜神明专用的。拜祖先,须另外准备一张桌子拜祖先。
参考资料:
祭祖(习俗)百度百科
家族宗亲清明祭祖
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活动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家族宗亲清明祭祖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族宗亲清明祭祖活动方案1 同根同族,一脉相承的刘姓后代,在陕西蒲城和甘肃灵台两地生活着、繁衍着、传承着。重视亲情,彼此牵挂的手足情分,在遥远的历史年轮上诉说着、记忆着、祝福着,在曲曲折折的陕甘古道上往来着……清明时节,倍加思亲,同祭始祖,彰显孝心。作为始祖刘正后代的重要分枝,甘肃灵台刘姓后裔,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专程前来蒲城,同南姚刘堡刘姓后裔一起,共同祭拜始祖刘正,聊叙亲情。这是刘姓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件盛事。经商议,现将活动流程安排如下 一、成立活动小组,负责活动进程。 1、组长刘效成 2、副组长刘宽心刘德虎 3、顾问处刘德平刘有理刘安民刘运堂刘根堂 4、司礼处刘会民刘德孝刘温堂 5、住宿处刘宜安刘建虎 6、接待处刘再斌刘丰收 7、餐饮处刘再武刘再拴刘文胜刘四龙 8、后勤处刘庚丑刘兆堂 9、秘书处刘再营 小组成员具体分工 1、组长召集召开碰头会,商议活动详细流程及相关工作。负责召开座谈会、清明节祭拜仪式、参观唐桥陵等。 2、副组长全力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并在组长委托下分管部分具体工作。 3、顾问处全体成员商议座谈会的具体内容,以及做好刘堡四大家族族史的回忆发言。 4、司礼处具体负责祭拜始祖刘正仪式。祭拜当天安排香纸、美酒、花蓝、鞭炮、贡品(干果、水果)的携带。 5、住宿处负责甘肃灵台前来祭祖人员的住宿。做到干净舒适,心情舒畅。(预计前来8人左右,安排四户住宿) 6、接待处负责迎接、欢送及参观事宜。4月3日中午12点左右,在西禹高速荆姚出口迎接前来人员。4月4日上午,安排前往唐桥陵陪同参观。4月5日下午,负责欢送灵台宗亲,欢送至西禹高速荆姚入口。 7、餐饮处负责饮食安全、及时、丰盛。4月3日中午,午餐在刘再武家,安排接风宴请(两桌,一桌是客家,一桌是主家,交叉陪坐)。4月3日下午,晚餐由刘姓四大家族承担,每个家族负责招待两人左右,晚餐由主家具体安排。4月4日早餐安排在空军羊肉馆。4月5日,祭拜完刘正先祖后,欢送宴安排在荆姚镇街道。 8、后勤处负责活动费用的筹备、支出、公布。主要购买4月3日接风宴食品;座谈会上的水果和干果;祭拜仪式上香纸、花篮、美酒、贡品、鞭炮以及赠送礼品。 9、秘书处负责整个活动的文字工作。欢迎词、座谈会上的发言词、祭拜仪式上的致辞等。 二、活动议程 1、欢迎仪式。在西禹高速荆姚出口前往迎接,陪同进入南姚村刘堡。刘堡四大家族成员在村口迎接。(4月3日12点左右) 2、接风宴请。在刘再武家进行,由四大家族主要成员陪同。(4月3日13点-14点左右) 3、召开座谈会。由顾问处负责召开。人员比较多,大概30余人。做好地点选择和会议议程,茶水供给由餐饮处负责。(4月3日15点30分到18点左右)。 4、安排参观唐桥陵。由接待处负责安排全程。早餐预定在荆姚镇街道空军羊肉泡馍馆。(4月4日8点,前往荆姚吃早餐,9点前往唐桥陵,11点30分,前往蒲城县城用午餐。午餐结束后,参观蒲城县文庙。) 5、自由安排。(4月4日下午)晚餐安排在村内进行,具体由餐饮处负责安排。 6、祭拜始祖刘正仪式。由顾问处和司礼处协同商议具体仪式及程序。(4月5日10点开始,12点结束。) 7、合影留念,永远珍藏。(12点30分,全体刘姓后裔参与。) 8、欢送宴会。(12点30分,在荆姚镇街道进行,14点结束。)由餐饮处和接待处负责。 9、送别。在西禹高速荆姚入口组织欢送。(14点30分) 三、费用预算及筹集。 4月3日,接风宴,预计500元。座谈会的干果和水果,预计200元。4月4日,早餐羊肉泡馍,预计300元。中午去桥陵及文庙参观门票预计200元,午餐预计500元。祭拜仪式香纸、花圈、美酒预计100元;贡品预计100元,鞭炮预计200元。欢送宴会,预计500元。礼品预计400元。总计3000元。 费用的募集采取自主捐献的'方式,无任何强制性,体现出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性。 费用采取专人负责,公平、公正、公开的开支方式。待活动完成后,采取张榜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家族宗亲清明祭祖活动方案2 一、活动主题 继承传统,倡导文明 二、活动目的 1、教育学生继承优良传统。 2、倡导学生践行文明新风。 三、活动时间 4月1日-4月2日 四、活动地点 教学楼门厅处 五、活动内容 倡导文明祭祀 六、活动形式 签名承诺:全校师生在印有"不忘恩泽承传统,文明祭奠寄哀思"的横幅上签名承诺。(利用空闲,自觉签名) 七、人员安排 1、准备:由德育处负责印制横幅,悬挂于门厅东侧。 2、值守:活动期间由团委安排志愿者负责执勤,另备签字笔10支。 家族宗亲清明祭祖活动方案3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 1.各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要求各班学生登陆中国文明网、人民网、中国网、央视网等网站进行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和心声,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2.学校团委和初二年级部将在xx年4月5日(七周二)上午8点组织初二年级各班团员(含预备团员)去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每班限额20人。 3.号召学生回乡探亲祭祖,积极撰写祭先烈征文和办一期手抄报(或电脑报)。 征文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弘扬传统、报效祖国,争做有道德的人。 形式:体裁、篇幅不限。 内容:表达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感受和体会,抒发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的志向和情怀。 下周三各班选出优秀征文和手抄报(或电脑报)各5份上交学校团委,征文要求手写稿。 三、扫墓具体活动要求: 1.班级自制花环一个(大小自定),每位同学佩带白色小花 2.听从带队班主任和老师的指挥,不擅自行动,注意安全。 3.扫墓期间,严肃认真,不嘻戏、追逐。 四、具体扫墓程序 1.9:30集合出发,在学校后操场集中整队,步行至烈士陵墓前。大约10:15到达济宁烈士陵园门口。 2.整队,学生主持仪式,奏国歌,默衷三分钟,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 3.学生代表演讲,教师代表发表讲话,介绍先烈英勇事迹。 4.绕烈士墓一周参观烈士陵园革命展览。 5.各班以班级为单位自由缅怀先烈。 6.大约上午10:50左右活动结束,请同学们在烈士陵园门口整队集合,各班级整队返回学校步行返校,中途不得擅自离开。 五、注意事项 1.组织参加本次活动,各班级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纪律及卫生教育,带班的班主任和老师为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 2.参加活动的学生服装整洁、规范,统一穿校服,佩戴团徽、校徽,一律步行。严禁擅自离队。身体不适者在征得班主任同意后在家休息,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3.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严禁带任何食品、mp3等,行走途中注意力要集中,在队伍行进中一定要整齐,跟班教师负责清点班级人数;组织好活动,严禁学生单独行动,严禁从事危险活动。请各位同学严格遵守学校要求,一言一行符合共青团员的身份。 六、活动准备 1.专人负责勘察线路,做好周密安排,确保活动安全。 2.每位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手准备一朵小白花。 3.准备校旗,团旗,音响设备,花篮 七、人员分工及职责: 1.活动责任人: 职责:行进线路安排及活动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2.安全责任人:各班班主任和带队老师 职责: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活动安全。 3.摄影责任人: 职责:全程摄影和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