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火德,原名炳凤,号闽海,南宋开禧二年(1206)十一月初八日生于福建宁化石壁村。21岁迁居上杭县胜运里丰朗村。为人忠信孝友,乐善好施。他并非达官显贵,也不是在某方面有特别成就的名人,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他后裔奇多,分布奇广,且名人辈出。扩展资料
李火德先妣钟氏生二子逝世。次妣王氏生二子:文珑、文凤,战乱中走散。续娶伍氏为原配。宋末与兄木德及妻伍氏迁往上杭县稔田镇丰朗村开基。
原配伍氏未育,宋咸淳四年 (1268年)纳娶丰朗陈梅山(时任潭洲太守)之女陈氏,婚后生有三子(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二女(桂英、淑英)。李火德卒于宋壬辰岁八月六日,享年八十七岁 ,葬于丰朗岗头“螃蟹游湖”穴。
原配伍氏,生于宋嘉定元年戊辰岁(1208年)五月十二日子时,娘家在宁化县禾口村,十六岁与李火德结婚,随夫迁上杭县丰朗村,婚后未生育,卒于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辰时,享年九十一岁。葬于丰朗岗。
继配陈氏,生于宋咸佑十年庚戌岁正月十五日酉时,出生于上杭丰朗,十九岁与李火德结婚,婚后生三男二女,卒于成宗大德元年(1300年)壬寅岁十一月九日子时,享年五十三岁 。葬于上杭丰朗李家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火德
李火德族谱书
据陇西堂八修族谱第一册165页记述火德公生三子,三一郎字朝文,三二郎字朝宗,三三郎字朝美,三一郎妣邱氏田氏生子七,崇文百一郎,崇麟百二郎,百三郎,崇兴百五郎,崇德千三郎,崇义千四郎,百十郎。三二郎妣范氏表氏生子三,崇正百十二郎,百十七郎,百十九郎,三三郎妣郑林氏生子六,号仁四五郎,崇凤四六郎,号礼四七郎崇耀四八郎,号信四九郎,仕宝。现据族谱所述三一郎之子崇麟百二郎,自福建汀洲上杭赴任韶州〈今韶关〉任正堂,任满后,明初二年前往墨江果村定居〈今始兴县过村〉,居住数年,明成化年间因墨江洪水浔冲掘,屋地成河,田地成坝。火德公第八世祖志德名李宗迁居溯源下塘〈今始兴罗坝下塘〉。明万历三年(1575年),聚居于罗旁山区(今罗定、云浮、郁南三县毗连之地)的瑶、壮族人民不堪明王朝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四年(1576年),明朝派两广总督、都御史凌云翼统兵10余万〈以湖南江西士兵居多〉,进剿起义军,经过4个月的激战,官军俘斩了4.3万多名起义反抗的瑶、壮族人民,大量瑶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了加强对罗旁山区的统治,明王朝升泷水县为罗定州,设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析德庆州的晋康乡,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等四都,新兴县的芙蓉一、二图,以及泼水县的南乡、富林二所地,建置东安县,归罗定州管辖。同时推行屯田制度,不少参加屯田的汉族士兵落籍罗定州,官府并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大批汉族人纷纷迁入,居东安西宁泷江。火德公第十一世祖李春吴于明万历七八年间携母至西宁立户开基,数载复迁罗定三都〈今泗纶〉,据八修族谱记载春吴与春祥之子道明,春光往罗定州。春吴公后裔分支前往都门黎少罗镜等地。吊线图---火德--朝文--崇麟--木芳--俊元--彦清--法旺--志德--玉珂--李贤--春吴--道 --秉〈馀〉 --植〈枝〉 --承〈永,文〉 --万〈朝〉 ---常 〈廷〉 --子〈书〉--罗定李春吴族谱记载,万字辈为火德公第十六世裔孙,有万钦,万萼,万松,万林,万柏,万荣,万华,万仪,万坤,万举,万魁,万生,万枝,万樟,万英,万齐,,也不知你所述的万寿之前字辈派衍,仅作参考。罗定李氏族谱李庸吊线图,火德--朝美--崇凤--千八郎--念三郎--伯河--赵祖--法胜--李庸〈秀清〉--廷 --秀
李火德族谱祖
--诏安《李氏族谱》称李火德是李伯瑶的四代孙(如此每代人都是一百岁左右才生儿子); --平和侯山《李氏族谱》直接废了李伯瑶将谱系接入汀州李火德(如此李火德到第十代生于一三二四的李仁甫只用了五十余年,平均五六岁就生儿子。 --泉州李氏始祖李君怀唐末随王审知入闽,部分李氏族谱旧谱已追溯到李渊子李元祥,但与历代天子之后相比还是差了,于是泉州各地的李氏的新修族谱入流李火德。唐末李君怀成为南宋李火德十代孙,泉州的同安地山《李氏族谱》又记录了李君怀四世孙李子祥墓碑文,他在十四世祖李火德前六十年去世。 --福州《福建李氏支谱》将新谱世系接入李火德下十三世,李火德出生于十三代孙李逸轩之后。 --广东五华《李氏族谱》将自己始祖李敏转给李火德做七世孙,可李敏子李潘是南宋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 造假祖宗,没文化的有文化的都做,安溪县湖头李光地是康熙朝名臣,理学大家,康熙四十三年却主导与汀州李氏的合流,由于部分先人又有史可据,给十几位列祖列宗出了要平均十一岁前生出儿子的难题。 ——文摘 其实,李火德是从江西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的,他的祖籍在江西。这在宋代明代的西平李氏的老宗谱上记载得很完备。从火德公上溯十代的世系都有,是李晟之子李宪(唐岭南节度史)之子游公之后裔。李晟之后在江西繁衍生息,虽然不是帝王之家,但其后人历代诗书传家,非常重视家谱。北宋欧阳修苏东坡南宋周必大宋末丞相文天祥都有题序,高度赞誉李宪后人能世守可信之家史。做假的成分很小,是一本非常真实的难得的家族史料。明清两代,火德公的后裔有迁回江西的,因同一祖宗,世系清晰了然,都与西平李氏合谱了。现青甫李氏就是的。 =================================================== 郁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