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做外贸3个月卖了10万

今日热榜 编辑:美顺 浏览量:19

广州黄沙文具批发市场的一间小店前,12岁的初一女孩小棠(化名)举着一盒荧光笔,仰着头跟对面的外商说:“This pen’s glow lasts 8 hours, perfect for journaling and marking(这支笔的荧光能保持8小时

广州黄沙文具批发市场的一间小店前,12岁的初一女孩小棠(化名)举着一盒荧光笔,仰着头跟对面的外商说:“This pen’s glow lasts 8 hours, perfect for journaling and marking(这支笔的荧光能保持8小时,超适合做手账和标记)”——这段10秒的视频上周在社交平台传开,评论区里“哇”声一片:有人夸她口语流利,有人惊讶“小小年纪会谈生意”,更多人说“羡慕她能把英语用在真事儿上”。

小棠的妈妈是这家文具店的老板,去年8月开始,小棠放学就扎进店里帮忙。“一开始只是让她整理货架,后来遇到外商进货,她主动凑过去说‘我会英语,我来帮你’。”妈妈说,没想到女儿不仅能说清楚产品卖点,还会跟外商聊“起订量”“交货时间”,3个月下来,光荧光笔就卖了10多万元,连她学英语的学费都赚回来了。

视频火了后,网友的反应分成几拨:有人直夸“这孩子太灵了,既练了口语又帮家里赚钱”;有人理性分析“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条件——广州的外贸氛围、妈文具店,刚好给了她‘实战’机会”;还有人提醒“别光盯着赚钱,英语好只是工具,得懂背后的门道”。就像一位做了10年外贸的网友说:“我当初学英语,以为会说‘product good’就行,后来才知道,外商更在意‘this product fits your market(这款产品适合你的市场)’——得懂需求,不是光会说。”

这事儿最戳人的,其实是“学以致用”这四个字。现在的孩子学英语,多是“课堂背单词、考试写作文”,很少有机会“把英语说给外国人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小棠的视频之所以火,本质是大家羡慕她“把书本里的东西变成了真金白银的能力”——不是说赚钱有多了不起,而是这种“学了就用”的爽感,是很多学生没体会过的。有位妈妈评论:“我家孩子学了3年英语,问他‘苹果英语怎么说’能答出来,问他‘怎么用英语推荐一个苹果’,他就愣了。”

也有人泼冷水:“英语好只是敲门砖,想走得更远得懂更多。”比如有网友说:“小棠现在卖荧光笔,是因为需求简单,但如果想做更大的生意,得知道外商的文化习惯——比如有些国家喜欢‘直接讲价格’,有些喜欢‘先聊感情’。”这话没错,小棠的英语能“变现”,是因为刚好遇到了“卖荧光笔”的需求,但如果想当外交官,得懂历史文化;想做外贸经理,得懂市场规则——英语好是“入场券”,懂背后的“门道”才是“长期饭票”。

其实外语学以致用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是“做外贸”:比如翻译一本外文童书,给社区的外国小朋友教中文时用英语沟通,或者拍个“用英语介绍广州早茶”的短视频。关键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别人因为你的英语而受益”。小棠的妈妈说:“一开始只是想让她练练口语,没想到她真的帮上忙了,现在她自己主动要学‘外贸英语’,说‘下次要跟外商谈批发价’。”这就是最好的“学习反馈”——当你发现学的东西能解决问题,就会更想接着学。

说到底,12岁女孩卖10万的故事,从来不是“小孩赚钱”的新闻,而是“如何把知识变成能力”的教科书。网友赞的不只是她赚了学费,是她让大家看到:原来英语不是“考试的工具”,是真的能用来“搞定事儿”的武器;原来学习不是“为了分数”,是为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不是教孩子“记住什么”,而是教孩子“怎么用学到的东西”。

就像评论区里一位老师说的:“我们教英语,不是为了让孩子会背‘How are you’,是为了让他们能说‘I can help you’(我能帮你)。小棠做到了,这就够了不起的。”

12岁女孩做外贸3个月卖了10万
  • 双胞胎姐妹玩石头剪刀布默契度100%
    双胞胎姐妹玩石头剪刀布默契度100%
    今日热榜

    11月12日上午,许昕妻子姚彦晒出的一段聚会视频,把网友的“快乐开关”直接拧到最大——镜头里的全红婵,正举着一只摊开的“布”手,对着许昕5岁儿子XYK的“石头”笑得直捂嘴,那股子亮

  • 12岁女孩做外贸3个月卖了10万
    12岁女孩做外贸3个月卖了10万
    今日热榜

    广州黄沙文具批发市场的一间小店前,12岁的初一女孩小棠(化名)举着一盒荧光笔,仰着头跟对面的外商说:“This pen’s glow lasts 8 hours, perfect for journaling and marking(这支笔的荧光能保持8小时

  •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
    今日热榜

    最近科技圈的“未来清单”里,马斯克又加了条炸街的——在乔·罗根的播客里,他直截了当地说:“5年后,你手里的智能手机、装的那些App,全要‘下岗’。”作为干了十几年新闻的老编导,

  • 南通唯一输的一场是决赛
    南通唯一输的一场是决赛
    今日热榜

    11月1日晚的苏超决赛场,当泰州队最后一粒点球稳稳罚进时,南通队门将瘫坐在门线上的身影,成了全场最让人揪心的画面——这支本赛季一路“开挂”的球队,终究没能把“不败金身”保持到

  • 95后村支书把留守村变网红村
    95后村支书把留守村变网红村
    今日热榜

    河南鹤壁三家村的傍晚总飘着热乎气儿。7点不到,村口助餐点的大铁锅就“咕嘟咕嘟”熬着丸子烩菜,排队的老人攥着保温桶,见着穿红围裙的张桂芳,都笑着喊:“小芳,今天的面汤熬稠点

  • 郑丽文就两岸关系强势回应外媒
    郑丽文就两岸关系强势回应外媒
    今日热榜

    距离11月1日接下中国国民党的担子只剩24小时,郑丽文把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揉进了一场对国际媒体的“直接对话”里。 10月31日《》放出的专访片段里,德媒记者的问题像根“带刺的针”:“

  • 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今日热榜

    10月30日,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后的一则关税消息,成了当天外贸圈和消费者群里的“聚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明确回应: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

  • 深山动物园请网友不要打钱了
    深山动物园请网友不要打钱了
    今日热榜

    最近刷到贵州凯里的一座深山动物园,评论区里的网友都在说“又暖又急”——暖的是大家抢着给园长打钱,急的是园长反过来“赶”大家:“别打了,够照顾小动物了!” 这座藏在山里的动

  • 300元以下难买真羽绒服?记者调查
    300元以下难买真羽绒服?记者调查
    今日热榜

    一件真羽绒服的“成本底线”:150克鸭绒就得60多块“不是商家想卖贵,是羽绒本身就不便宜。”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祝炜主任给记者算了笔细账:以国标90%绒子含量的普通白鸭绒为例,近两年

  • 台湾IP涌入《没出息》评论区
    台湾IP涌入《没出息》评论区
    今日热榜

    最近刷遍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没出息》,火得有点“不讲理”——原本是音乐人王搏随手剪的23秒片段,居然成了两岸网友共同的“情感密钥”。台湾IP的留言挤满评论区,有人写“海峡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