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家谱体例,是现在用得最多的家谱模式。它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家族家谱模式的简称。它的特点就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五世一表,一表一提。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1、 欧式家谱一般是一页左右十竖行,上下五层横格。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2、上下五层横格,为五世。从上往下数,一、二、三、四、五,五世。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均为父子关系。3、同一层横格中左右相排的人均为同辈的兄弟。以年齿论,右边的排行为长,向左依次递减为老二、老三、……。4、父亲只有一子,则竖行中父子名讳上下相对;如果父有三子,正对父亲名下的是长子,紧邻长子左边的两格则填写老二老三的名讳。5、同辈的人数较多,一页填写不完可往下页延续,但表示世系辈份的横格不能舛错,不然的话,世系辈就乱了。6、一个竖格,填写夫妇二人名讳,右边写男人名讳,左边写妻子名讳。需要加注的,名字旁边加注小字。7、首页五世,这五世不论占了几页,都是同表,都得一提。提,就是把本表最下一横层中,第五世的所有名字,都提到下一表中最上层的第一层横格中,按原来的顺序从右到左依次排好。提的作用就是上下两表关系的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不致舛错、断裂。8、提到第二表的五世,领续下面的六、七、八、九四世。由于此表领续的五世是上表未世的重复,所以此表实际上只续了四世。下边后续的各表都是如此,这叫"五世一提,实续四世"。9、家族较大,支系众多,可续完一支,再续另外一支,在卷首编好目录页码,便于日后的查阅。10、以上9项,都是世系排序的元素。世系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除世系外,还有凡例、序言、影像、家规、题名、耆寿、节烈等诸多项目。由于各个家族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家谱编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家族族谱家族族谱续谱序
(一)谱名。传统家谱的命名通常是在家谱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即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发祥地或望出地)、堂号(即祠堂名号或宗族支派名号,用以区别各家族或同族不同分支的标志)。
(二)谱序。一般内容涉及姓氏渊源,始祖源流,家族迁徙繁衍发展经过和撰修续谱、建谱缘由:或时逢盛世,或年久未修,或遇天灾战祸人口大批流迁,或由官方安排大批迁徙,或逢家族中出了圣贤名人等原因以及修谱理论、指导思想、对后人的期望等等。续修谱除保持以前谱序外,还可新增重修谱序。(三)凡例。主要阐明撰修、建谱的方法、体例和原则,少则几条,多则数十条。
莫氏族谱全族谱序列
1、万受仲必,永唯宗祖,朝元仁贤,明亮高世,昌隆景运,崇尚端芳,绍予前烈,自是允臧,蔚起人才,秀发书香,南国荣耀,令德显扬。
2、应万有志,维庆宗孔,世大可玉,汝文光重,一家景运,崇尚端方,绍予前烈,自是允臧,蔚起人才,秀发书香,南国荣耀,令德显扬。
3、石齐希应礼世贵诚续志友忠时子如可文若荫。续派:荫祚之长,允惟德芳,汝其自立,声振衡湘,人才蔚起,绍美书香,建功树业,际会明良,繁祉景福,备至嘉祥。迁徙
先期的莫姓主要分布于河北和长江流域。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向周边地带迁移。莫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也开始自莫州向中原以外地域少量迁移。
公元前214年(秦33年)以谪徙民50万戌五岭、与越杂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派兵南驻,、藉地定居繁衍。这就是莫姓最早到南方定居的人。
到南北朝时河南、湖北地区的莫姓繁衍较快,但是中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的莫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终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族,清初莫姓进入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