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打开Word文档。2、打开Word文档后,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然后选择智能图形。3、进入选择图形页面,选择图形后,点击确定。4、Word正文添加构造图之后,就可以输入名字世谱了。5、如果表格不够,可以选中一个图标,点击右上角的添加,可以选中在上方或者下方添加项目。族谱的内容
一、写清楚姓氏源流。
意思就是同一族姓的来源、迁移等。中国上下五千年,渊源古老,如果没有家谱,后人就很难搞清楚。每套《家谱》都认清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二、写清楚堂号。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者是史祖自创。
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也有很多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比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自创的,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很多重修家谱的情况,只能用自创堂号。
三、家训和家族的历史。
很多家谱中,都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流传到后世了,比如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
家谱制作方法和步骤
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成员关系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家族历史和传承家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制作家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族背景和亲戚关系,也是一种传承和纪念家族的方式。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步骤,帮助您制作一份完整的家谱。
步骤一:收集资料
您需要收集家族成员的相关资料。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结婚日期、死亡日期等基本信息。您可以通过与亲戚交流、查看家族文献、访问家族墓地等方式来获取这些信息。您还可以使用家谱软件或在线家谱网站来帮助您整理和记录这些资料。
步骤二:确定家谱格式
在制作家谱之前,您需要确定家谱的格式。家谱可以分为垂直家谱和水平家谱两种形式。垂直家谱是以一个人为中心,向上延伸记录祖先,向下延伸记录后代。水平家谱则是以一个特定的世代为中心,记录同一世代的家族成员。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格式。
步骤三:绘制家谱图
在确定了家谱格式之后,您可以开始绘制家谱图。您可以使用家谱软件或手工绘制。如果您选择手工绘制,可以使用大幅的纸张和绘图工具,如铅笔、直尺和曲线尺。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个中心点,代表您自己或者家族的祖先。根据家谱格式,向上或向下延伸画出相应的线条,标注每个人的姓名和相关信息。
步骤四:完善家谱信息
在绘制家谱图的过程中,您可能会发现一些信息不完整或缺失。您可以继续与亲戚交流,查阅家族文献,寻找更多的资料来完善家谱信息。您还可以添加照片、故事和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使家谱更加丰富和有趣。
步骤五:保存和分享家谱
完成家谱之后,您可以选择将其保存在纸质或电子形式。如果您选择纸质形式,建议使用酸性纸张和耐久的装订材料,以确保家谱的保存时间更长久。如果您选择电子形式,可以将家谱保存在计算机、云端存储或家谱网站上。您还可以将家谱分享给亲戚和其他感兴趣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家族的历史。
族谱家谱格式
家谱族谱格式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苏式、欧式、牒记式、和宝塔式。1、苏式家谱格式苏氏家谱格式,通常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2、欧式家谱格式欧式家谱格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3、牒记式家谱格式牒记式家谱格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4、宝塔式家谱格式顾名思义,宝塔式家谱格式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