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神牌位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所以书写是一件非常严肃、隆重的大事,且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和格式规范。不写则已,若写定不能草率、马虎,会书者若不德高望重,慎写家神牌位。凡欲写香火的人家,必先看好吉日,购买好新毛笔、墨水、红纸,准备好香案,须请方圆几十里地书法最好且德高望重者到自己家里,盛情款待后,摆置香案,先生净手后方才提笔书写。根据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矩,先生可以无偿帮人书写春联、婚联等等,但书写香火必须是有酬的,由先生定多少,主家无须还价。“堂号”的书写要求,必须是毛笔正楷体,不得用行书、草书。横排自右向左写读。“堂号”须依据主家的家族谱记载世传下来的堂号,不得随意取名。书写“堂号”须用红底黑字或黑底黄字,不得用白、蓝、绿等色的底、字。纸或牌匾的规格为宽二尺四寸,长四尺五寸。“神位”的书写要求更加具体、规范、严格,有五大禁忌和五要五不得。五大禁忌是:写“天”,要求“一不压大”,禁忌撇连二横;写“地”,要求“土不离也”,禁忌土也分开;写“君”,要求“君不闭口”禁忌尹下的口字封严和随意改写为“主”或“国”字,以防产生歧义;写“亲”,须写繁体“亲”,要求“亲不闭目”;写“师”,要师不离位,就是写师字的一竖要拉长挨上“位”字。这五禁忌一方面是忌讳和计较,一方面是从书法角度上审美的要求。五要五不得是:要写正楷体,不得用行、草、及其它字体;毛笔掭墨要适度,不得滴、溅、流、洇,保证书面干净整洁;笔划要润圆饱满,不得起毛分叉;神位写好后,要小心谨慎地平放在僻背、干净的地方自然阴干,不得用它物粘吸、擦抹字上余墨或用火烘烤,以防弄坏字纸;干后贴墙时,要将胶水或浆糊抹在纸的周边一指宽即可,不得满抹,以防胶水或浆糊干后字纸起皱和变色。“神位”的规格与堂号的规格一样,即用一张半红纸竖接起来为长,一张纸的宽度,从上往下竖写,须是红纸黑字。“堂联”的书写,基本要求是红底黑字或红底黄字,字体要小于“神位”六个字,字体可楷可行可草可隶可篆可宋可魏,但不能用童体和其它变形异体,以防不严肃不庄重。堂联的内容前面已作介绍,不得写成春联及其它内容;堂联的张贴以神位两侧相对应,面右为上联、面左为下联,与神位上端对齐。如若要张贴两幅或多幅堂联的,仍以神位两侧相对应,以联文内容和字体相区别,禁忌将一幅联文贴在一边。“报条”也用红纸从上往下书写,纸宽为一张红纸竖折的1/4、1/5、1/6均可,一年一新,讲究的是一年要比一年长。设置香火的第一年,报条不宜书写的太长,要为以后留有余地,直到最后一个报条将墙面贴满、长至地面。贴报条上端不得超过堂号牌匾的上沿。待香火右边墙面贴满报条后,视“香火”字纸破损情况来确定更新与否,若完好无损,只是将过去已贴满的旧报条撕掉又重新开始写贴报条即可。
父母牌位的正确写法图片大全
牌位的正确写法如下:
上面一般书写不带供奉二字,正中央写灵位即写男,女,某太公或某太君或某公某,再右出格写一讳字,避忌姓名直书不敬之意。
右边落格书写一联:永垂不朽,万古长青等句子。
左边下则可以落笔写:不孝儿,女某某泣血敬立。均内竖写,右上左下。位用黄纸,上下一尺二寸,宽三寸六分。产生意义:
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无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长方形,下设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
牌位书写,古代一般多用老宋体(笔划竖粗横细)、自上而下竖写,现代则多采用正楷、隶书、魏碑、等字体,以示庄重、肃穆。古往今来,民间广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亲人和神祇(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师等活动。
祖先牌位的正确写法示范
1、大小高宽要同上
可以做一个方架再糊纸,上面不要左右两小角。只可供位,不可贴墙位。居中书写先人考或妣某公某君讳字右出下面字再回原位,写名字某某之灵位即可。
2、祖宗贴是常年固定牌位,人去逝的祭典牌位是临时牌位以供路祭安葬之用
上面一般书写不带供奉二字,正中央写灵位即写男/女:某太公或某太君或某公某(再右出格写一讳字,避忌姓名直书不敬之意。)
3、再回归原位书写名字某某大人之灵位
右边落格书写一联:永垂不朽,万古长青等句子。
左边下则可以落笔写:不孝儿/女某某泣血敬立。均内竖写,右上左下。位用黄纸,上下一尺二寸,宽三寸六分。
若是祠堂或家中立主位为长年供奉牌位。纸用黄色,不可它色,黄是至高无上的至尊之色之意。红绿青白黑是八辈中的低晚辈之用不可失礼。
祖先牌位写法须注意:
1、祖先牌位分大牌及公妈龛有内、外板子。大牌是将祖先名字写在最外面的,外板写堂号、姓氏,内板写祖先姓名,用黑色毛笔书写。
2、写祖先牌位内牌一行字必须是12字,是以”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每5个字为一个循环来数,均需数到”老”字,外牌则是数”两生抱一老”之写法。
3、内牌木片的写法有几世祖及显祖二种,为求全行有12个字,所以常用名、讳名、闺名、之、神位等字来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