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余年》里,范思辙是公认的范府嫡子,只是把范思辙在族谱上记到原配夫人名下,过继给大夫人,范思辙才能以嫡子的身份享有继承权。柳氏并不是正室。要讲清楚这件事情,就得先理清楚范府里的人物关系。
司南伯范建一生娶了两位夫人,原配夫人无名氏和二夫人柳氏,总共有四个孩子,不为人知的嫡长子无名氏、私生子范闲、嫡女范若若、庶子范思辙。小说里,范建的原配夫人并没有详细的介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设定。我们都知道,范闲是叶轻眉和庆帝的私孩子。范建是庆帝的好兄弟,又很仰慕博学多才的叶轻眉。当年在叶轻眉死后,范建用自己的嫡长子换了范闲一命,让范闲以范家私生子的身份长大。很多年后,原配夫人生下范若若后,知道这个事情,抑郁去世了。后来,范建娶了二夫人柳氏。这位范府二夫人柳如玉出身国公府,更有姐妹是皇帝的妃子,还是三皇子的生母。那次陪同范闲进宫可以看出,柳氏以前是经常出入皇宫的,身世不低。嫁给司南伯在续弦正室室应该也是般配的。大概是范建一直愧对原配夫人,又想保护好范闲和范若若不被欺负,所以一直没有给柳氏正位名分。好在柳氏看中的是范建的为人,不太在意名分,虽没有正室的名头,却也是范府唯一的女主人,重点是她还有范思辙这个儿子。范思辙的身份太特殊了,虽然不是正室所生,但也是范府唯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了。嫡长子早夭,范闲是私生子还未入族谱,范若若虽是嫡生却是女儿。可是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只有把范思辙在族谱上记到原配夫人名下,过继给大夫人,范思辙才能以嫡子的身份享有继承权。《知否》里的明兰后来也是改记王大娘子名下,对外宣称是嫡女的。范思辙也是这个道理。
庆余年人物名字由来
《庆余年》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热播剧。这部剧中的人物名字都很有深意。通过这些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在剧中范家两兄弟范建和范闲,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两个人有多么讨人嫌。还有剧中喜欢赚钱的范思辙,其名字的谐音就是国外一个奢侈品的名字。还有梅执礼,多念几遍就能听出来,是没智力。在这部剧中除了有谐音起名外,还有一些人物的名字引用了历史人物。在剧中和范闲是朋友,并担当他护卫的是腾梓荆。两人在剧中相亲相爱,而最后滕梓荆为保护范闲而死,这种深厚的情感使得观众大为感动。而滕梓荆这个名字正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通过历史人物滕子京的人生经历,隐晦的表述了滕梓荆未来的人生走向。《庆余年》这部剧的编剧通过这种细节来描述人物,是很有想法的。《庆余年》剧中的宰相林若甫,这个宰相老谋深算,起名字是来自于唐朝中期的宰相李林甫。太子李承乾的名字是来自于唐玄宗的长子李承乾,他们同样都被立为了太子,都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父亲,也有兄弟在一旁虎视眈眈,同样的最后都没能如愿的继承皇位。而监察院长陈萍萍,老奸巨猾,城府极深,他的名字来自于西汉的谋臣陈平。燕小乙的名字取自于水浒中的浪子燕青,同样都是武功高强的人。庄墨韩起名字的由来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家庄子、墨子、韩非子了。《庆余年》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剧。这个剧从细节的各个方面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值得大家好好观看。
宗谱族谱家谱
严格地说来家谱、宗谱和族谱应该是有区别的。家是个比较小的范围,通常只是生活在一起的几代人,家谱的话将女儿归入其内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宗指的是以父系血统为纽带的一系列人,是一个自上而下线条型的关系网,比家的概念大,比族的概念小。族是最大的一个关系网,通常只要有父系的血缘关系的,甚至只是同姓都可以算作族的范围内。但现在这三个字基本上混合使用。这三个字就好比“跳”跟“跃”,你要是硬说它有差别,他确实也有差别,但通常没谁去纠结这个差别,都是随便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