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的唐氏,主要分布于魏、楚、晋、秦,如战国时魏有唐雎;楚有唐昧。西汉时,唐雎之孙唐厉徙居沛国(今江苏沛县);东汉时唐翔在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定居;晋代唐熙定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其子唐辉又徙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南朝齐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称帝,国号吴。
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唐氏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唐朝时有河南固始唐氏移居福建。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清代,闽、粤唐氏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如当代有“航运业大王”之称的印尼华人唐裕。唐氏宗族是指唐姓的家族,在山西晋阳郡、山东北海郡、山东鲁国郡等地分布较广,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唐寅等。
晋阳唐氏字辈大全
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1]安徽唐氏宗亲字辈
安徽砀山唐寨唐怀地(桐叶堂):远大国宗儒,高占朝成世,怀文景广运,立志学继先;谆厚传家永,廉朴滋荫长,勤谨培元本,谦蔼征祺祥。
安徽淮南唐氏(桐叶堂)后谱: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缺失)
安徽宿松唐氏后谱: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 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
安徽定远十代族谱: 大 占 开 玉 保 忠 孝 高 秀 武
元隆三宗遥派字辈:仕大奉习一承朝、文武国正泰、守法尊天爵、后重做师范、谨愿章质扑
唐氏皖宣城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兰考县红庙镇有一支唐姓。190多人。家谱字为:本、安、凤、世、卫、利、东、文、治、武、功、冠、杰、英、耀、宗、恒,择、力、鹏、舒、怡、铭、中。
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云南人比邻四川一支字辈中含有:朝、发、方、元、明……
贵州六盘水一支字辈:九尧周龙堂,四访明德显,允占克守扬,加修为国线,定海雪安帮
陕西唐姓后裔(由湖北入川由川入陕)字排: 荣华重金玉 仁义仕以怀 文元芳泰永 昌国定其才 学中明尚友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天文敬学祥,金怀鸿(崇)亚(大)昌
安徽梁园唐发春(桐荫堂)行 家 辅 国,世 代 荣 昌
泗县草沟镇唐圩唐宏民(晋阳堂)始祖唐铎,字振之
世继宗光 胤永廷维 嘉元自福 崇玉兴盛 肇承宏培 怀占嗣起华夫庆贺中,如松常茂青,英贤天赐尔,廉朴滋荫封,勤谨尊祖训,谦蔼征祺明
安徽巢湖唐经华一支正泽启建,绍述承宗
安徽巢湖唐大树善 宗 玉 大 继
滁州明光洪庙小学唐新江(泗水堂)国建有德 玉新廷荣
【2】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老木垭唐氏字辈:泰,文,德,忠,良,[先辈湖广填四川时字辈从湖南带来的]。后在川又拟:有继先祖志,长怀登仕廷,守承荣昌久,崇学显大名,修齐家道顺,寻善复天心,吉庆昭恩义,光华百代春
【3】 广西全州:孝有传家本,永久受国恩
广西桂林十代族谱: 正,汝,开,明,庆,祖,宗,定,有,华
广西灌阳唐氏家谱:国宗绍慕朝廷泽 际会昌明君子兴 尧德虞恩钦祚永 尊贤重士启人文
广西玉林樟木镇蓝柱冲唐:具世国兴显宗祖,孔茂兰才秀聚荣.
广西昭平藤县唐钦冰提供:克 荣 宗 钦 明
广西昭平唐宗颖道可喜英国知雍,时中天立克荣宗,钦明文德开基广,繁毓鸿才福禄崇
广西昭平唐志烽(19).
广西昭平县马江唐继忠、唐昭文提供:仪,伯,仲,连,友,本,用,仕,万,添,尧,之,钰,朝,瑞,大,位,时,宗,文,隆,兴,创,继,家,建,传,永,远
广西大化唐启颂提供:毓,秀,运,启,文,明
广西南宁来宾唐彪子合求福志建文
广西柳州府柳城头塘洞诺村唐敏兴:绍、君、才、举、国、大、顺、志、兴、朝
【4】广东清远唐氏后谱: 伯阳宏闰官,有树开裕宽 祖德昭光远,(缺失)
伯阳赤维宗,富善尧盛丰 深知福礼厚, 永远秀灵钟
广东省清远唐世国国明科举广,**生延长,永世亦兴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西郊村唐树喜(有1100多人,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迁入)耿绍阳元远传世长
广东省潮安县唐伟新有启树熙衍兴开宏文学 大本兹以立敦典崇令德 诗礼振家声昭垂绵世泽
广东兴宁唐少华(晋昌堂)祖上由福建传过来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东龙川县唐锦润有数万唐姓聚居,共8房,其中第6房去了湖南至今无音讯,本人第5房,辈份如下:中文上学天,祥起依喜日
广东揭阳唐坤新朝垂崇令德,兴开宏文学
广东雷州唐维...大伍,连荣万载.....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唐稳:囯睿进维怀 开大业广著 家声绵长世 泽远召坤荣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西防城港市是∶经正(明玉)之成光上国 佳名永振大家声
广西都安万道支系字辈20个字国光元有钟奇毓秀运启文明俊兴德让金榜题名
四川蓬溪(大英)唐姓:启事贵学礼,登朝著国兴,大治思英才,福祉金轮圣。
广西凌云加尤唐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字派:上大仕文正仲才永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
湖南永州新田安,智,守,和,中,……
湖北枣阳:积善治家,必有余庆
江西高安一支:“庆衍洪都 支分筠阳 先畴谨服 旧德宜光 忠孝克守 似续悠长 绍承宗列 佑启藩昌”等七十二字
上海漕河泾唐氏字辈是:尊祖敬宗,永世克孝,崇德广业,惟尔之中
一支字辈:国正天星顺 官清明治安 盛世长春久 永中福禄绵
重庆北碚的唐姓:云、跃、承、先、德、存、礼、到、昌、和、..发、祥、东。
重庆北碚一支的字辈是什么:家、科。
晋阳唐姓
中国姓氏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郡望堂号、姓氏起源、字辈家规、祖训族谱等,都是深刻体现传统与传承意义的民族精髓;可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来源,弄不懂自家血缘的演变。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东西,易师汇姓名文化网将为大家讲解姓氏文化相关知识,以便大家更好学习了解自己的姓氏,今天就来看看唐姓起源的姓氏知识。(一)唐姓来源历史和典故是什么?唐姓由来是什么?1、源于姬姓①西周初周成王灭山西翼城西的唐,把古唐国之地封与其弟叔虞,史称唐叔虞。叔虞后改封为晋侯,唐叔虞的庶出子孙中也有唐氏,此为姬姓唐氏。唐叔虞的后裔燮父继承唐侯,别封于新的唐地,古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楚昭王灭唐,唐国子孙也以国名为氏,此也为姬姓唐氏,也称楚唐。②出自陶唐氏,为帝尧的后代,最初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成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又称唐尧。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在今河北省唐县)。到周武王时,唐侯因作乱被周成王所灭,唐国的土地也随即被改封给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其后裔就以国名作为姓氏的,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名作为姓氏,后来就姓唐。还有一支出自丹朱氏和姬姓唐诸侯国,其后人也称为唐氏。2、少数民族①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②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元史·唐仁祖传》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③源于蒙古族。唐古特氏、夏日那氏、唐努氏等后裔均有姓唐者。④源于满族。(二)唐姓始祖是谁?唐姓是谁的后代?唐氏家族的祖先是尧。 尧(约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号放勋,中国五帝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三)唐姓人口分布在中国哪些地方?唐姓祖籍在哪里?宋朝时期,唐姓大约有37万人,%,名列第四十四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这五省唐姓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这三省的唐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以川鄂湘桂、苏皖浙为中心的两大唐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唐姓大约有51万人,%,为明朝第四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湖南仍为唐姓第一大省,但比宋朝时减少了近一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浙江、江苏、广东,这四省唐姓又集中了24%。宋元明期间,唐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湘川、苏浙皖赣、粤桂三大块唐姓人口聚集地区。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78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780余万,增长了15倍之多,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入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34%的唐姓人口。湖南居住了唐姓总入口的18%,为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在近600年间,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唐姓人群中分布在湘桂黔渝、云川东部、广东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3%以上,%,居住了大约51%的唐姓人群。在云川西部、海南、广东大部、鄂赣大部、皖苏沪、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东东部、河南南端、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之间,%,居住了大约34%的唐姓人群。 [15]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四)唐姓郡望和堂号分别是什么?唐姓郡望在哪些省份?郡望1、晋昌郡:晋昌郡在历史上有两处:①该晋昌郡在西晋至北周时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安西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朝时期均属敦煌郡,唐朝时期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②该晋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间的后梁设于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2、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3、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4、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堂号1、晋阳堂︰因郡立堂。2、晋昌堂︰因郡立堂。3、鲁国堂︰因郡立堂。4、北海堂︰因郡立堂。5、禅让堂:典出上古帝唐尧,帝尧不以天下为私,把帝位让给了虞舜。历史上称帝尧为圣主。 [17]6、桐圭堂:出自周成王戏耍其弟叔虞的故事。成王将桐叶削成”圭”形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封给你。”因君无戏言,以致于戏耍成真,只好封叔虞于唐,曰唐叔。唐叔的后人遂以”桐圭”为堂号,亦有号桐荫堂、梧桐堂的。(五)唐姓有哪些名人?唐姓的名人都是谁? 1、唐勒: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2、唐狡:战国时期楚国将领。3、唐举:战国时期相术家。4、唐雎:战国时期外交家。5、唐邕:唐灵芝之子,字道和,北齐尚书。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6、唐鉴:唐邕之子,为武贲郎将。7、唐俭:唐鉴之子,字茂约,唐尚书特进莒国公。唐朝前期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8、唐宪:唐俭之弟,字茂彝,终金紫光禄大夫。9、唐临:唐朝名臣。10、唐绍:唐朝著名文人。11、唐彦谦:唐朝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