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所以禁止修族谱是为了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当地风俗和渊源。无论是族谱还是家谱都是记载祖宗事迹的重要资料文献,又是体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可以因为个人主观意愿而擅自修改。怎样去识别修家族族谱的骗?1、成立“修谱机构”及确定“修谱主持人”凡一个家族准备新修或续修家谱,首要的工作就是成立“修谱机构”。“修谱机构”通常称为“×氏家族修谱理事会”(或委员会等)。就需要确定“修谱主持人”,由“修谱主持人”全面负责,并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修谱工作。 2、“登记入谱”的准备工作 “登记入谱”是决定修家谱之后就要开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此项工作按以下要求办理: ①分发“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统一印刷而成的,与《家谱》配套使用的专用底稿纸:“家族成员入谱登记表”,将每一房人、每个家庭的成员全部正确的进行填表登记。 ②确定始祖 ③确定修谱的范围 3.整理、审定“家族成员入.

修改族谱为自己怎么改
编写自小家庭的家谱,至少可以记载前后五代。

你了解父母吗?你听过爷爷奶奶的故事吗?你知道他们的经历如何影响到你的人生吗?了解你祖辈的历史,有助于认识今天的你。追根溯源,记录编写自己家庭的小家谱按照以下五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了。
一、把知道的都写下来关于家里,你记得什么,就都写下来,特别是出生、结婚、死亡的日期和地点,后者将在未来的实地调研中发挥重要作用。你或许还可以绘制简单的家族树。这将提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采访家人
现存的家族成员是知识的宝库。从父母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开始,然后如果可以,就再采访祖辈。如果祖辈还能记起他们的祖辈,那么你就有机会接触百年以上的家族历史了。在采访的时候,如果方便,你可以录音。这份资料,既有利于你未来的调研,也可以作为遗产传至后人。但要记着贴上标签,以便寻找。注意名字。还要记下别名、绰号,等等。一个故事,可能有不同的说法,要进行比较。要注意搜集“谣言”或者“模糊的回忆”。如果几个故事有逻辑吻合的地方,那可能就是真相。
三、寻找实物线索
翻翻抽屉和箱子,你可能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惊奇。显而易见,诸如证书、表格之类的文件,可能会成为家族历史的砖石。这有可能了解到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往事。留意其他家族遗物,例如日记本、信函。照片也是非常重要的道具。跟亲戚聊聊,看看他们能否辨认照片上的人物。记下名字,扫描照片,贴上标签。也是最重要的,打听一下家人、亲戚和族人,是否有家谱。
四、绘制家族树
家族树是描绘祖先关系的地图。它可能花费时间,所以要肯付出才能有结果。拿出一张白纸,在页底写下你自己的名字,在上面为先辈们留出空白。你也可以使用电脑。如果你是已婚,配偶列在你的旁边。然后在你们下面添加孩子,并填上出生日期。上面是父母,再上面是祖辈,并且填上出生日期。你追溯的时候,直系祖辈的数量会翻倍——四位祖辈,八位曾祖辈,等等,加上他们的出生日期、结婚日期和死亡日期。
五、制定研究计划
记忆因时光变得模糊,所以验证非常重要。跟官方记录核对姓名和日期,常常都是不错的主意。现在可以查阅许多出生、结婚和死亡证书。你可以试着去本地档案馆、图书馆查询。户籍档案也是查询数据或者未知亲戚的方式。民国时期的户籍资料,一般存放在档案馆里。在地方志馆,也可以通过查阅地方志和文史资料,了解祖辈的生活环境和可能经历的大事,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找到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除了本地资源,网络资源、图书、杂志或者报纸,也可能提供实际的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图书馆里也收藏了大量的家谱和地方志。图书馆领导曾经讲过,有1/5的中国人其实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家谱。
你也可以求助于本地或者祖籍地的宗亲会。他们也存有大量的家谱。
修改族谱为自己的姓氏
一、序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二、简介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三、人物志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图片、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四、世系表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五、世略表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六、后记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来源:百度经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