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讲究避讳。就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其中在家族内部避讳叫做家讳。自己对父祖的名字所用的字不能直接说、写,而必须用其它的字替代;旁人当面,说到自己父祖的名字,也会被认为是失礼。更别说用先祖名字中字来给后代起名了。
字辈一般用于名字的第一个字,如张姓良字辈,同辈取名就为张良X,X字各异。如果
辈字循环,实际上是让后代与先祖同名,过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这点与国外有些地区完全不一样。国外认为与先辈同名是尊重,后面用一世、二世来区分;在国内这样做被认为是不尊祖。
当然现代避讳已被淡化,对尊长的名字不必回避或替代,但对下辈与上辈名字,人们习惯上还是避免的。目前可能也没发现辈字循环的家谱,就是同一家谱中,不同辈份也不可能使用同一辈字。当然这只是习俗,如果一定要将辈字循环,也不会有人干涉。
辈字是由始祖始宗确定上十个或数十个,用完后由族中再续,好再中文吉利字很多,用之不竭。除了孔府的辈分用字需经政府批准外,其他姓氏自可随心所欲。
家谱辈分循环用吗
上九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后九代: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乃孙、云孙、耳孙。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宗谱的行辈字派用以加强宗法制度
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孝、福、禄、吉、祥、贤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字,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字,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
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中尤其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将其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辈分
家谱族谱制作电子版
将族谱制作成电子版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扫描成电子版:将族谱逐页扫描成电子版,然后用专业的扫描软件将扫描后的图片转换成PDF或其他格式的文档,最后保存在电脑或云盘上。2. 用电子表格制作:用Excel或其他电子表格软件将族谱的信息录入到表格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表格的格式和样式,最后保存为电子表格文档。
3. 制作电子图册:使用电子图册软件,将族谱中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排版,制作成电子图册,可以加入动态效果和音频,最后保存为电子图册文档。4. 制作网页版族谱:使用网页设计软件,将族谱的信息和图片进行排版,制作成网页版族谱,可以加入交互功能和动画效果,最后发布到互联网上。
制作电子版族谱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保存电子版族谱时应备份多份,并妥善保管,以免出现数据丢失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