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黄旗伊尔根觉罗氏(赵氏)家谱 :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文明。
2. 正黄旗长白山(赵氏)家谱 :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3. 正白旗沈阳伊尔根觉罗(赵氏)谱书 :恩鹤书达正,博济定荣延,盛隆多景福,万载宣永传,孝友国民化。 清和家庭绵,世秦桂运寿,尧时仁义天,生平俊秀立,光耀居风连,大成金玉振、安肖希文宣,崇学昌明宝,溜华恒喜全,恭丰春克显,宗兴长绍先。
4. 正白旗海西乌拉纳喇氏(赵氏)家谱 :裕国文忠显,奇佳仁义宏。
5. 镶红旗金州伊尔根觉罗(赵氏)谱书 :永忠振德玉,吉广喜明声。
6. 镶蓝旗擦痕长白山伊尔根觉罗氏(赵氏)家谱 :文明继盛世,富贵庆长天。德俊恩荣永,春和喜裕绵。
7. 镶蓝旗沈阳西门赵氏家谱 :守成天国文连仲,秉有德长万世兴。 桂树芳茂庆景广,青泉峻峰柏玉生。
8. 福陵觉尔察氏(赵氏)谱书 :庆文连德广;国恩荣世绵;吉祥常富贵;福寿永双全。
请注意,这只是部分满族赵姓家谱的内容,每个家族的家谱内容不尽相同。您可以根据自己家族的情况进行相应查询。
满族族谱及祖训大全
问题一:严姓辈分 代字辈 后面怎么排 10分 辈分是该姓氏某一代祖先制定的,比如清代康熙给后代制订了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等辈分,后世子孙起名可以按照这个来。 严姓有很多,看是什么地方的分支,祖先留下的辈分都不同。中国历史很久,但很少有流传超过20代的家族。――即使是所谓现在孔子的世家,其实都只是借名而已。 问题二:严姓字辈排行 严氏入粤源流考 一世严讽(配伍氏),字进卿,号厚庵,为入粤一世公. 公乃江西省武江州三都镇五星村人(现在的地名)!生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1年4月11日),为皇佑特科进士, 官为韶州府事,娶知府事伍仕阶之女,住德庆晋康(现地名),(92岁)终于宋微宗壬 寅年(1122年2月初8).伍氏生于1030年8月21,元寿(79岁)终于1108年9月初2. 生一子,名严穆 二世严穆(配毛氏),字于远,号吉人 公官至中奉大夫,娶当时广西提刑使之女,居云浮都骑洞源坑,生于1069年1月初2, 岁,毛氏生于1069年6月15日,终于1126年11月17日,元寿58岁. 卒后,公与毛氏合葬于都骑岭犹鱼地,山座坤艮兼未丑. 生一子,名挺臣 三世严挺臣(配方氏),字尧佐,号端枢 公为宋微宗宣和三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授枢密史,再以正奏为廉州通判,死后追加为正一品上柱国,妻配 当时太庙斋郎方轸之女! 公生于1099年6月9日,终于1191年3月14日,元寿92岁!方氏生于1097年7月6日,终于1163年10月22日, 妻合葬于高要桂林头云秀台.(1986年因征地,迁于穆公墓旁)! 生三子师道,正道,季道.(因元兵南渡战乱,公一家从洞源坑转迁至高要桂林石头村) 四世严师道(配梁氏),字玉成,号梧溪,乃挺臣公之长子 妻配高要弼直梁明府之女,生于1132年2月初日,终于1203年9月16日,元寿62岁,梁氏生于1135年5月10日,终于 1198年1月13日,. 生二子严铤,严锐(失去记录,待补) 四世严正道(配何氏),字直成,号 配高要何秉之女,生于1134年6月8日,终于1206年10月16日,元寿73岁;何氏生于1133年8月19日,终于1201年4月 9日,,名曰观音坐莲! 其子孙后代从石头村转迁至四会市. 四世严季道(配吴氏),字玉祥,号召岳,乃挺臣公之三子 公为宋孝宗年间之薄尉令,, ! 生二子严渊,严溥 五世严铤公(配洪氏),字文和,号乔林,乃师道之长子 公乃宋朝进士,官授宣议郎,光禄寺,生于1171年1月10日,终于1250年9月23日, 15日,. 注公从高要石头村迁至高明高田村,为高明严氏开村之祖! 生二子严K,严p(失去记录) 后有严文,严武,严礼,严德,严智裔孙,皆以铤公为高明一世祖建有祠堂) 五世严渊公(配 氏),字溢庵,号博林,乃季道之长子 公世居云浮都骑圩,生有三子荣祖,烈祖,熙祖 五世严溥公(配谢氏),字愚庵,号泉林,乃季道之次子 从云浮迁至高要范山村,愚庵公夫妻生辰失记,于元朝泰定年间葬于?神抗杨梅岭. 生二子明祖,绍祖 六世严明祖(配?氏),字显漠,号八五,乃愚庵公之长子 从高要范山迁至高明塘肚村东西坊,开族散叶! 生三子伯才,伯四,伯华 六世严绍祖(配孙氏),字 号万五,乃愚庵公之次子 公生于1256年,终于1324年,元寿69岁,葬于?神抗,形为飞凤,坐辛向乙兼戍辰. 生四子伯三(俊),伯五(),伯六(伟),伯宏() 其后,伯俊,伯宏居高要范......>> 问题三:谁知道严氏族谱辈分 源流一 严姓图腾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孙,以谥为姓。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氏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姓原出是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前汉有会稽严助,后汉光武友严光,蜀郡严遵,河南尹严延年,扬州刺史严迈 。 源流二 源于赢姓,出自战国时秦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上大夫嬴君疾,受封于蜀郡严道(今四川荥经),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严君疾。严君疾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该支蜀郡严氏族人亦坚拒与芈姓严氏联宗。 源流三 源于远古时代的古严国,其国人以国名为氏[7] 。相传在尧帝执政时期,有一位高士名叫许由,尧帝曾经想把天下让给他,但不接受,隐居到箕山去了。许由有朋友严僖,就是那个古严国的后裔。今山东省的鄄城县一带,仍有一支严氏族人尊奉严僖为得姓始祖,并一直拒绝与芈姓严氏联宗。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主要分布在河北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土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严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 ***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严氏。 雨仲宏光、继汝时则、自存忠守、桂茂家修(应友思学近宗家正启文铭修)、锦荣献廷、辅国显昭、德衍义堂。 祖其重继述、慈祥恺悌沾、富春昌国义。 方志惟思、以守君光、正自生景、美世元良、承家开国、道大德方、尊师择友、学懋名扬、瞻高履厚、敦本陈常、率乃祖训、长发其祥。 问题四:严氏字辈 怎么排列的。。 家谱上基本都有写,但是好像宗女木有字辈,只有宗男有。一般来说族谱是墨本的,家谱是写在以前家里的一个木盒子的盖子上面,大概是现在的语文书那么大高的话是10厘米。如果你家里写家谱的木盒子还在的话,建议去看看。 问题五:姓严祥字辈下一辈是什么辈 姓严祥字辈下一辈是运字辈。 湖北阳新县、大冶严氏字辈:“雨仲宏光继汝时则(应有思学)自存忠守(近宗家正)桂茂家修(启文铭修)锦荣献廷辅国显名发祥运际世永宾兴隆珍贤达全庆有芳英才裕俊礼秀钦章” 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2007年,中国严姓人口总计220多万,居中国93位。 严姓得姓始祖,严忌(约前188-前105),本庄姓,西汉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著述甚丰,有辞赋24篇,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严忌少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曾作《哀时令》赋,借哀叹屈原秉性忠贞、不遇明主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吴王刘濞网罗人才,招致天下嬉游子弟。严忌与邹阳、枚乘俱仕吴,以文辩著名。曾上书谏阻刘濞谋反,未纳。后游历于梁,得到梁孝王的厚遇。世称“庄夫子”。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 问题六:揭姓的字辈排行 广东廉江揭氏字辈:“德从休人开子元士敦行崇基衍业育英光世远振嘉谟贤豪俊达文武超常宏图丕显展永耀华邦”。 问题七:严道兴严姓的起源!全国有多少严姓?严姓家谱! 严姓起源_百家姓 分布地区 据《姓氏考略》所载,严姓郡望主要有三个:天水郡:汉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置冯翊郡,治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华阴郡: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历史来源 「严」源出 严姓源出有六: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2、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3、出自战国时秦有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4、出自古有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严为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6、出自少数民族有严姓。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得姓始祖 严忌。严忌,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史载,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姓足迹。魏晋时,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严姓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可见,此期北方严姓发展之盛况。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姓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姓渐沉寂,而南方严姓日益出锋露鞘。唐代以后,北方严姓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姓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代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而南方严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邵武(今属福建)人,世称“三严”。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姓居民。明代,有山西籍严姓由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今日严姓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严姓比之全国汉族严姓人口逾半。严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 堂号 天水堂:据《千家姓》说,古代严氏家族在天水郡。严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富春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等。五、宗族特征1、严姓为一典型南方姓氏。2、严姓名人,文有文采,武有武略。其中文士多以清高和孝行见著于史,如西汉有一心闭门读《老子》的严遵,东汉有隐士严光。武将有三国时严颜、唐时严武等......>> 问题八:严氏家族的,我爸是成字辈的,我是道字辈的,哪里还有很我们同字辈的 我爷爷永字辈的 问题九:I姓的字辈排行 安徽怀远除氏(I氏)字辈:“上佩国怀雪红金正家升师落山海过松柏万年青”。 问题十:谁知道严氏族谱辈分 正字辈下面是那一辈
满族族谱及祖训是什么
家谱的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扩展资料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谱 (人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