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泗水水泉村阎氏字辈:第96代起……继志辉洪业,珍传方建仁,修申家道严,保善国华新……
云梯百丈步青天 阆苑仙风两袖全 文可华邦武定国 花添锦上庆千年
山东济宁大闫村阎氏字辈:.云景传开古,阶因之同关..
山东梁山(小安山镇三元井)闫氏字辈::“兆永兴继仁化召”
河南项城三店贾岭阎氏字辈:“......培锡淑松盛,至钦汝本然......”
山东东明马头闫氏字辈:“明学多留永清传大存长”
山东微山闫氏字辈:“允士广锡洪家成德培厚五世乐其昌”。此系光绪御赐字辈。
山东青岛阎氏字辈:“昌学恒立志作瑞启广辉”。
山东昌乐闫氏字辈:“钟毓庆锡守令德武昭文心正达致远才睿端聪宁立志名可秀惟尔承国荣宗泽隆昌盛华龙腾飞鹏千禧年”。
山东鄄城县闫庙字辈:“崇儒子传世,召德乃惜恩。修身富得志,为国敬尔身”。
山东枣庄闫氏字辈:子朝春九嘉,景克尚懋法;世守宗基业,绍先自广大;此为共用字辈。
闫马庄续谱:云梯百丈步青天,阆苑仙风两袖全;文可华邦武定国,花添锦绣庆千年;
万庄村支脉续普:道德明光泰,祥开贵庆荣;清天敬保佑,永怀善学成。
河北高村闫氏字辈:洪功建士业,隋帝大朝刚
源流之一:
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当代《姓谱》载,分闫、阎二姓。闫姓是皇帝族的后代,在当代《百家姓》里,经过后世篡改以后,尤其是满清烧书、篡改古籍以后,闫字被解释成所谓阎字的简化字。
在商朝,闫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统治阶级的族群,闫姓第17代族长曾封下五姓赐予周王,后周王将五姓赐予其五名后代 是为赵、陈、刘、张、王五姓并流传后世。
1、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河北易水一带),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氏,从此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以闫为氏,称闫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闫姓
符姓族谱字辈
符氏辈分排列:
1、宁乡符氏
始祖彦文公,字成章,元季授万户侯,由闽宦湘,协镇长沙。长子公辅之次子忠宪,行二,析居沩宁。自忠宪十传至世材、世珑、世栋,衍为三房,世居沩宁。清雍正间创修通谱,咸丰7年(1857)宁乡三房续修。
2、益阳符氏
始祖彦文公,三传至忠烈(公辅长子)徙资阳,五传思诚、思得、思明、思三。思诚居修山,生必道、必进、必华三房。思明(盟)居侧上冲,子必远徙居郭公庙,分泰、伦、铭三房。清康熙59年(1720)诚、得、明、三四房合修族谱,雍正13年(1735)合修全省通谱,之后各房各自为谱,1948年诚房九修。道光7年(1827)明房纂有族谱。道光8年(1828)、光绪元年(1875)得、三两房合纂族谱。派语同通谱。
3、醴陵攸坞符氏
始迁祖万春公,明成化15年(1479)自攸县迁此。族人分布于贺家桥、明月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4、衡山符氏
明季自江西、河南迁入,分居岳北留笔塘。
平江岑川符氏
始迁祖约初公,清道光间自长沙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361人。
5、桃源漆河符氏
先世明天启5年(1625)由江西迁桃源县北漆河之黑岩嘴。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余人,分布于漳江、沙坪、灵岩等地。宗祠在黑岩嘴。族谱创修于1914年。
符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1位,注意符与氐族前秦君主苻坚之苻姓有别。符的姓氏是以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命氏,源自姬姓,系承周文王后裔,而得氏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鲁顷公的孙子公雅乃出奔秦国并获擢用为符玺令,符玺乃古代朝中传达任命、行军遣将所用的凭证(见兵符),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个形状(如虎型),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帝皇的代表与被调遣的将领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厘清真伪。公雅的族人后裔遂以职为姓,而郡望则来自原属鲁国境内的琅邪郡(今山东省青岛市)。
东晋氐族领袖苻洪,本为蒲姓,以谶纬而改姓。后封氐王,征北大将军,假节。其子苻健建立前秦,前秦被姚秦灭亡后,苻氏后人多因避祸改为符姓,少数改回原本的蒲姓,也多半融入汉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符氏
江西傅姓族谱
家在四川大竹县的,老家在黄家乡,那边村里一个大队都是姓傅的。祖上据说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来的,具体是哪里我也不明,据说是从湖南过来的。在我上面有接近二十代,辈份忘了额,记得族谱最后有这几字“联元应大华,博学仁贤(善)清”,父亲告诉我的那一字是贤还是善其实我有点忘了,我记得我看过的父亲记下来的是写贤字,然后我是”元“字辈的,再向上,祖一辈的是“生”,听父亲说曾祖一辈是“芳”字辈,去给太爷爷上坟的时候,我记得是说芳字辈的都是芳字在我的太爷爷好像是叫傅杰芳,然后更上面的没所以就不知道了。还有关于我们傅氏这个傅字的写法问题,家族里面有的写的是付,有的写的傅。然后我是高中以前写的付字,后来因为高中学校(大竹中学,在此处求校友)要求姓名与户口本一致,就按身份证上写,用的傅字,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