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 忠武侯
祖上 诸葛丰(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 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 章氏
岳父 黄承彦
叔父诸葛玄
配偶 黄氏
兄弟 诸葛瑾(兄) 诸葛均(弟)
子女 诸葛瞻(亲子) 诸葛乔(养子,实乃长兄诸葛瑾之子)
孙子 诸葛尚(瞻长子)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攀(乔子,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重孙 诸葛显(攀子)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8岁丧父(一说是9岁丧母,12岁丧父),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诸葛玄,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
诸葛家族现在位于哪里
诸葛亮的祖籍是在徐州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之后又随父亲迁于“南阳”。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扩展资料
诸葛亮在公元197-200年之间,搬迁到了荆州,隐居在刘表下属的荆州之地卧龙岗。这个具体的地点,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两地争了很多年。
南阳方面的主要论据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襄阳方面的主要论据是,东汉时南阳郡范围很大,不光今天河南南阳市,包括今天湖北襄阳一带也都归南阳管辖。《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说诸葛亮是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而且从史书上说诸葛家族与庞家、司马家、蔡家往来密切,而这些人多数都在襄阳一带,所以卧龙岗在襄阳。
《汉晋春秋》的第一句“南阳之邓县”有些争论,因为今天的邓县还是属于河南的,并不是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刘表的核心地区虽然在襄阳,但刘备当时的驻地新野确实是位于河南西南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家族小族谱
欧式家谱体例,是现在用得最多的家谱模式。它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家族家谱模式的简称。它的特点就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五世一表,一表一提。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1、 欧式家谱一般是一页左右十竖行,上下五层横格。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2、上下五层横格,为五世。从上往下数,一、二、三、四、五,五世。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均为父子关系。3、同一层横格中左右相排的人均为同辈的兄弟。以年齿论,右边的排行为长,向左依次递减为老二、老三、……。4、父亲只有一子,则竖行中父子名讳上下相对;如果父有三子,正对父亲名下的是长子,紧邻长子左边的两格则填写老二老三的名讳。5、同辈的人数较多,一页填写不完可往下页延续,但表示世系辈份的横格不能舛错,不然的话,世系辈就乱了。6、一个竖格,填写夫妇二人名讳,右边写男人名讳,左边写妻子名讳。需要加注的,名字旁边加注小字。7、首页五世,这五世不论占了几页,都是同表,都得一提。提,就是把本表最下一横层中,第五世的所有名字,都提到下一表中最上层的第一层横格中,按原来的顺序从右到左依次排好。提的作用就是上下两表关系的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不致舛错、断裂。8、提到第二表的五世,领续下面的六、七、八、九四世。由于此表领续的五世是上表未世的重复,所以此表实际上只续了四世。下边后续的各表都是如此,这叫"五世一提,实续四世"。9、家族较大,支系众多,可续完一支,再续另外一支,在卷首编好目录页码,便于日后的查阅。10、以上9项,都是世系排序的元素。世系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除世系外,还有凡例、序言、影像、家规、题名、耆寿、节烈等诸多项目。由于各个家族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家谱编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