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孔子为什么要创造论语呢
海之天 | 曹鑫的回复
《论语》的写作背景: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代是最动荡也最具特色的一个时期。当时周王朝在各路诸侯眼中已形同虚设,道德政治失去往日的效力,新兴政治势力纷纷崛起,群雄竞出,大国争霸,国体、人性、伦理道德等都急待一种更新的思想体系来解决。
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去齐国,他希望在齐国实践他的政治理想而未果。孔子在齐不得志,返回鲁国,又开始收徒授业;
结合春秋后期的社会现实,系统地总结前人的文化思想遗产,深入地研究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等重大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为后人留下许多精辟的论说。《论语》即是他的语录集。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夏目友人帐的回复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孔子的经典语录为啥要被称作《论语》?一、论是“言论”的论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文心雕龙·征圣》记载“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可见,这本书主要记录的就是孔子及其弟子各种言论,既然是“言论”,娶主要的字,所以为“论”。“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二、语是指“语录”“言行”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因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综上,将孔子的经典语录称作《论语》,以上纯属抛砖引玉,针对此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期待你的分享。
秋菊染霜的回复
回到论语:儒分为八,八家不同,对《论语》来源的表述也不相同。
我属曾子(也就是曾参)门派,在本派中,我们认定《论语》是“老子所传、孔子所言、原宪记录并整理出来的笔录”。当年焚书坑儒,主要就是焚这本书、坑我们“曾子一脉”,可是书没焚完、墙缝里还收了一本;儒也没坑光,好几个地方还有人会背论语——那时候的论语可真算得上是“野火烧不尽”的“离离原上草”呀!
《论语》是笔录、但它的着眼点是讲义!——是原宪据以向学生讲解儒道两家基础知识的讲义!
孔子逝后,原宪隐于大泽。他深入基层、面向更低一层的劳苦大众,教他们以理想和安身立命的方法。在没有科举、无法晋身的情况下,这种理想往往是对封建的一种反制。
在当时,论语存在的价值表现为两方面:1、教人识字;2、教人做人。它的着眼点简单,它的文字表述也很浅白,直接用当时的口语表达。
浅显的文字表述、民的精神路线,再加上识字的需求。短短几年,论语就被反复传抄(当时书不易抄),甚至可能达到每一老师(孔门子弟)都有论语、天下尽儒的地步。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你可以从这部《论语》中找到理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论语既然走的是草根道路,想通过焚书消灭它就基本不可能,所以汉朝一找《论语》,竟发现三四种版本。
具体可见贴吧、原宪吧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