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取名为什么不用族谱了呢
xizuquan的回复
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一个姓名。就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它要伴随着我们走完这一生。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给孩子取名字的事情,因为姓名不仅仅是表现着父母对于子女的一种期盼和祝愿,也是区分家族地位的重要标识。在中国古代家族聚居于同一块区域之间,为了能够凸显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所以大家族的族长会在家族祠堂里面定族规,写族谱。
为了区别辈分,族长会以字来做辈。也就是说同一辈的人名字里面一定要带上同一个字。你比如说在南方秦岭下的一个农村里面,70年一代人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海"字。每个在70年代出生的人不管你起什么名字都可以,但是这个"海"字是必须要放在其中的,只要按照规矩去起名字的人才能够被家族认可写进族谱之中,这就是规矩,而这种规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特别常见。按照辈分取名字的习惯古已有之,因为这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最终其被定成制度的时候就是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给皇族内部的成员区别辈分,所以他亲自给太子和诸侯王们都规定好了字辈,要去后继之君务必严格遵守。
果然后继之君没有让他失望,你比如说这明成祖朱棣的后代就是一直按照"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几个字来给后代取名字,以此来划清辈分。只可惜这个字辈只用到慈字的时候明朝就灭亡了,至于后面有没有也无人知晓。除了汉族有此习惯以外,其他民族也大多都有这样的习俗。你比如说满族,其定鼎中原以后历代皇帝也是以辈分来取名字。不过自从到了九十年代以后,这样以名字来定辈分的规矩在被一点点的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去按照族谱上的字辈去给小孩起名字定辈分,反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给孩子起名字。为什么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字不再流行了呢?实际上这样的变化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动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传统的家族制度被现代社会一点点打破是一个根本原因。在古代一个姓一个村庄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而村庄内的人们是依附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活着的,一般都不会离开土地到外面去。但是随着小农经济的瓦解,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工作生活,两代三代以后跟家族之间的关系也就淡化了,所以自然不会按照辈分去取名字了。第二点原因就在传统文化的淡化。受到新潮的新思想的冲击,人们对于古代那一套繁文缛节越来越不喜欢了。按照字辈来取名字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家的辈分比较高,即使你是一个小孩子那你的字辈也有可能比一个老头老太太还要高。在那个封建社会里老头老太太说不定还会给小孩作揖行礼,现在会这样吗?即使老头老太太能够接受那么年轻人又能够接受得了吗?所以与其到时候尴尬还不如打破这种用字辈来取名的方式,从而让人更好更融洽地相处。此外不用辈分取名字还跟出生人口有关联。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推崇的是多子多福,所以每个家庭都会生十个八个孩子。这么多小孩如果不以辈分来取名字的话实在是不好管理和区分,故而才会使用那种方法。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主张一对夫妇只抚养一个孩子,讲究少生优生,所以那时候家里大多只有一个孩子。那一个孩子自然就没有什么好区分的,所以家长取名字也就比较随意了。所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消解掉了以名字来区分辈分的这一作用,名字也仅仅只剩下了代号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每个家庭的父母才格外关注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因为即使是作为一个代号也要让其具有最好的寓意和祝福,这才能够表现出父母对孩子那种无微不至的爱。
今夜星星不熄灭的回复
辈分也叫字辈,是一个家族的人取名的排行,能有效的区分长辈晚辈。
《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黑大叔又回过脸儿朝贾大少爷说道:“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儿不对罢?’说完,哈哈大笑。”可见古人对辈分是很重视的。因为直到唐朝以前,大部分人起名还都是单字名,此时是没有辈分的。直到唐中宗李显,他有四个儿子,长子李重润,第二子李重福,第三子李重俊,第四子李重茂。可见李显给儿子取名都是重字辈的。这是最早的按辈分起名的皇帝了,距今1300余年。不过那时候辈分还不流行,也没有后来的字辈诗,因此后来的皇帝又取了单字名,没有按辈分排下去。
后字辈开始慢慢发展,越来越多的皇帝取名按字辈排行了。
后唐庄宗李存勖兄弟八人都是存字辈的。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闽太祖王审知,有12个儿子,都是廷字辈的。王延钧、王延羲等。
到了宋朝,老大:曹王赵匡济,老二宋太祖赵匡胤,老三:宋太宗赵光义,老四:魏王赵廷美,老五:岐王赵光赞,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兄弟五人看,此时还没有统一的字辈排行。不过就在此时改变了,赵匡胤给后代排行了,诗曰:“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赵匡胤的后代都是按这个排行的。南宋第五位皇帝赵昀,原名赵与莒,就是赵匡胤的十世孙。
真正把字辈排行发扬光大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后代都把字辈排专门设置宗人府,记录皇族成员的世系。
长子朱标的字辈诗: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可怜朱允_被朱棣篡了位。因此明朝皇帝后面都是朱棣的排行了。
四子朱棣的字辈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就是朱元璋十世孙。
因为中国人口迁徙的原因,各个姓氏的人都遍布全国,很多本来同姓同支的人分别后丧失了联系,很多亲人见面都不相识。比如清朝时期到现在短短两三百年的时间,都差了好多辈,很多人本来是一家,后天各一方。
不知道辈分的话,要是同姓有人年龄比你大很多,你管他叫爷爷,实际上要是按辈分来算,他可能是你的孙子辈。闹出笑话。
我是谢姓,伦字辈,字辈诗是:禄朝世谷文,良友景廷惟,上天言大家,一为明盛序,本原伦久重,笃厚泽循先,善继能贻远,知经复达权,规模前宪定,体用慎修全,卓立超群品,门高甲第联。
从字辈排行一看就知道你是哪一辈的人。但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取名都不喜欢按字辈排行呢?
全部都叫子涵、梓涵、紫涵、诗涵、雨涵,子轩、宇轩、浩轩、梓轩,满大街都是的名字真的好听吗?
执笔成金的回复
一是因为太难听,会觉得名字怪怪的。就拿我们村里来说,我爷爷辈的人,名字中间的那个字是“桂”,所以他们那一辈老人都是叫张桂双、张桂全、张桂汉等等。到了我的父辈这一辈,按照族谱来说的话,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应该是“进”,所以叔叔辈的人们都是叫做张进来、张进民、张进生等等。姑姑辈的名字更是可笑,都是叫做什么张进花、张进霞、张进田等等。到了我们这一辈的时候,我们父辈人多多少少都受了一定的教育,所以就觉得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就要改变。我们这一辈人的名字中间如果按照族谱的话应该是“佃”字,这个字用在名字中间,不知道用意何在?所以很多家长觉得不好听,就在我们这一辈开始给很多孩子改了名字。也有的孩子没有改,就比如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叫做张佃英,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呢?除了难听以外,就是因为太难起名字了。现在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名字都比较看重,觉得孩子的名字里面包含着孩子的命运,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起个特殊的名字。如果按照族谱来起名字的话,会有诸多限制,当然民资也不会太好听。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都抛弃了族谱的限制,想怎么起名字就怎么起名字,所以才会有了起名字公司这样的新鲜行业。我的一个同事就是按照族谱孩子名字中间应该是个“川”字,但是一个女孩子,如果名字中间是这个字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好起名字。所以最后同事没有按照族谱来,自己给孩子另外起了一个名字。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