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11-03 16:32 77 人浏览

明朝宗亲供养政策是什么

心计的回复

明朝末年的藩王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占有全国多数的土地,一些藩王,比如福王,甚至还享有一定区域的盐铁专卖权,可以说富得流油。当年朱元璋实行这个制度,本意是让自己的子孙不要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虽然朱元璋对于臣子极尽刻薄,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溺爱至极。

朱元璋规定,凡是朱氏宗亲,都能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俸禄包括银子和田地,亲王每年的禄米,每年可达1万石,除此之外还会赐予一百顷以上的田地。

朱元璋实行这一政策的本意在于赡养子孙,但他所没有料到的是,到了明朝末年,他的子孙已经多达数百万,以至于成了朝廷巨大的经济负担,这些亲王没有政治权力,不需要工作,但却拥有极高的经济特权,这使得他们成了朝廷身上的蛀虫,是大明王朝最大的痼疾。

这些亲王的财产有多少?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河南地区在万历六年时,以福王为首的九位宗室藩王大概占有河南田地的十分之一,其中福王由于颇受万历宠爱,竟然拥有田地3万顷,还获得了河南部分地区的盐铁专卖权,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仅仅这九位王爷就占了河南十分之一的土地,这还不算其他聚居在此地的其他较小的亲王,保守估计,朱氏宗亲占有的土地至少占据当地的三分之一。明朝末年,由于小冰河期到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打击,贫富差距在此刻顿时暴露无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缩影。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陕北,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面对如此大的饥荒,明朝政府却内忧外患,财政紧张,除了满清入侵消磨了军费,赡养朱氏宗亲也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

根据记载,万历三十三年,全国的宗室人口已经多达15万7000人,按照朱元璋规定的待遇,每年需要供给他们的钱粮已经超过了全国田赋收入的总和,这意味着明朝政府的财政即使赡养宗亲就已经极为勉强,更遑论救济灾民或充当军费。

万历初年全国财政支出1854万两白银,光在宗室上就花了552万两,近乎三分之一。而同时万历三大征耗去的白银总数不过才1280万两白银,仅相当于两年多赡养宗室的数目,可见宗室花费之大。

万历年间就如此严重,更遑论崇祯年间,这些明朝体制下最大的受益者,却在朝廷危难之际选择袖手旁观、醉生梦死,继续花天酒地,他们的奢靡可以说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在农民军到达河南时,福王依然不肯捐出一分钱给朝廷筹备军费,其依然醉生梦死,当李自成攻陷洛阳时,看到福王白白胖胖,便立即将其烹杀解恨。

在比如蜀王和楚王,虽然家里钱财堆积如山,依然不肯为国家出半分力,最终全都落入了张献忠手里,史料记载,张献忠从他们家中搜刮出的财宝达金银数百万,载数百车不尽,足见其富裕。

对朱氏宗亲的纵容更显出崇祯皇帝的愚蠢和软弱,在国家即将灭亡之际,依然供养着这些寄生虫一样的家伙,耗尽了国家的财政,以至于明朝由于无力赈灾和筹集军费而亡于李自成和满清之手。而那些宗亲们,再一次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醉生梦死愚不可及,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特权全赖于明朝是否存在,一旦新的统治者出现,那么杀猪过年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球小圈的回复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对其子孙安排得甚为周到,不但吃喝拉撒多安排妥当,连姓甚名谁都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来。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待子孙安排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标准,虽然都是自己的儿子、孙子,但是嫡出、庶出各有不同,身份不同就意味着待遇有差别。

首先确定下来谁继承皇位,这是最重要的,哪一支来继承皇位就决定了皇权传承的正统性,朱元璋时期很明确,嫡长子朱标一系作为皇权继承人,就算是朱标先于朱元璋死了,朱元璋依然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皇位。朱元璋把对子孙的安排照顾编撰了一本书《皇明祖训》,里面明明白白的记载好后世子孙什么代享受什么待遇,什么代需要什么样的名字。朱元璋对子孙的安排其实就是汉刘邦的分封诸侯的政策,先把自己的儿子分为两类王爵:亲王和郡王,这两类王有是区别的。

亲王如燕王、秦王、晋王等人需要领兵戍边,在他们的封地上有一定的实权,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而和地方上的政权既相互制衡,又互相支持。

郡王如岷王、齐王、代王等人很简单,就是就任藩地,配备一定的守卫,修建王府,不统兵权,不理政事,王府所有开销供给由政府开支。

朱元璋对待这些亲王、郡王的儿子、孙子等后辈依然作了非常详细的安排,大体说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嫡子继承父亲爵位;余子逐次降爵。皇室宗亲的爵位级别总共有八级,分别是:亲王,郡王,振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比如:亲王死了,其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儿子一律降为郡王;其中郡王死了,其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其他儿子一律降为振国将军;振国将军死了,嫡长子继承振国将军爵位,其他儿子降为辅国将军,以此类推,一直到奉国中尉,这是最低的一级皇子爵位,到了着一级爵位就不再降了,后嗣一直享受奉国中尉爵位。朱元璋的这种安排还是考虑到了后嗣子孙日益争夺给朝廷带来的负担问题,让其子孙的爵位进行逐级递减,虽然还是受到朝廷的供养,但是级别和待遇总是有差别。可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氏皇室宗亲会发展得那么快,那么多。

等到明朝后期,全国的皇室宗亲已经繁衍了近20万人,也就是说,最少就有近20万的奉国中尉要朝廷养着,这对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光是要养活这些皇室宗亲,朝廷就得要拿出一个税收大省的全部收入来支出。大明王朝的财政收入,皇室和宗亲的供养就占去了一大半,哪还有余钱来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平稳边关呢,直到大明王朝灭亡时期,国家只剩下一群朱氏蛀虫以及遍地的狼烟。

明朝的这种很宗亲奉养政策从某种角度来说,绝对是拖垮明朝,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这是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在建立和完善藩王制度之初万万没有想到的结局。

玥玥儿的回复

明朝宗室封爵制度,由朱元璋定下基本原则:“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即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具体制度规定:“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低)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与费,亲亲之谊笃矣。”明宗室封爵后权力过大,俸禄过多,给明政权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建国之初,就有建文削藩之乱、汉王朱高煦之叛的事件发生。随着时间的延续,宗室繁衍,人口越来越多,给国家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洪武年间只有宗室58人,至万历年间《玉牒》载宗支人口为十五万七千人。到明朝末年大约之数总在几十万之众。

  • 双胞胎姐妹玩石头剪刀布默契度100%
    双胞胎姐妹玩石头剪刀布默契度100%
    今日热榜

    11月12日上午,许昕妻子姚彦晒出的一段聚会视频,把网友的“快乐开关”直接拧到最大——镜头里的全红婵,正举着一只摊开的“布”手,对着许昕5岁儿子XYK的“石头”笑得直捂嘴,那股子亮

  • 12岁女孩做外贸3个月卖了10万
    12岁女孩做外贸3个月卖了10万
    今日热榜

    广州黄沙文具批发市场的一间小店前,12岁的初一女孩小棠(化名)举着一盒荧光笔,仰着头跟对面的外商说:“This pen’s glow lasts 8 hours, perfect for journaling and marking(这支笔的荧光能保持8小时

  •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
    今日热榜

    最近科技圈的“未来清单”里,马斯克又加了条炸街的——在乔·罗根的播客里,他直截了当地说:“5年后,你手里的智能手机、装的那些App,全要‘下岗’。”作为干了十几年新闻的老编导,

  • 南通唯一输的一场是决赛
    南通唯一输的一场是决赛
    今日热榜

    11月1日晚的苏超决赛场,当泰州队最后一粒点球稳稳罚进时,南通队门将瘫坐在门线上的身影,成了全场最让人揪心的画面——这支本赛季一路“开挂”的球队,终究没能把“不败金身”保持到

  • 95后村支书把留守村变网红村
    95后村支书把留守村变网红村
    今日热榜

    河南鹤壁三家村的傍晚总飘着热乎气儿。7点不到,村口助餐点的大铁锅就“咕嘟咕嘟”熬着丸子烩菜,排队的老人攥着保温桶,见着穿红围裙的张桂芳,都笑着喊:“小芳,今天的面汤熬稠点

  • 郑丽文就两岸关系强势回应外媒
    郑丽文就两岸关系强势回应外媒
    今日热榜

    距离11月1日接下中国国民党的担子只剩24小时,郑丽文把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揉进了一场对国际媒体的“直接对话”里。 10月31日《》放出的专访片段里,德媒记者的问题像根“带刺的针”:“

  • 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今日热榜

    10月30日,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后的一则关税消息,成了当天外贸圈和消费者群里的“聚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明确回应: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

  • 深山动物园请网友不要打钱了
    深山动物园请网友不要打钱了
    今日热榜

    最近刷到贵州凯里的一座深山动物园,评论区里的网友都在说“又暖又急”——暖的是大家抢着给园长打钱,急的是园长反过来“赶”大家:“别打了,够照顾小动物了!” 这座藏在山里的动

  • 300元以下难买真羽绒服?记者调查
    300元以下难买真羽绒服?记者调查
    今日热榜

    一件真羽绒服的“成本底线”:150克鸭绒就得60多块“不是商家想卖贵,是羽绒本身就不便宜。”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祝炜主任给记者算了笔细账:以国标90%绒子含量的普通白鸭绒为例,近两年

  • 台湾IP涌入《没出息》评论区
    台湾IP涌入《没出息》评论区
    今日热榜

    最近刷遍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没出息》,火得有点“不讲理”——原本是音乐人王搏随手剪的23秒片段,居然成了两岸网友共同的“情感密钥”。台湾IP的留言挤满评论区,有人写“海峡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