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亲
是我国古代亲属分类之一,另外是外亲、妻亲。
1、同源于一个祖先的男系血亲。如高祖父、曾祖父、孙、玄孙等。
2、旁系(男性)宗亲。如族曾祖父、族祖、族兄弟、从祖、从父、从祖兄弟、亲兄弟、伯父、叔父、兄子弟子、从子、族子、族孙等。
3、本宗男系血亲的配偶,即嫁入本家的女性。如曾祖母、祖母、母、儿媳等。
二、外亲
在封建社会,外亲的地位远不如宗亲,范围很窄。
1、母亲的亲戚仅算及上下两代,即上溯至母之父母(外祖父母),旁及母之兄弟姐妹(舅、姨),下至母之兄弟姐妹之子(舅姨的子女——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超出词范围就不能算亲属了。
2、父系方面的亲属包括上下九代,范围很宽。扩展资料一、三亲六戚:
三亲即指宗亲、外亲、妻亲,六戚即指父亲、母亲、兄长、弟弟、妻子、儿女这六种亲属。泛指亲戚和旧故。
二、其他称呼:
“妻亲”:妻系的亲属。就是妻子的直系亲属,这种亲缘关系是后天的,是由于婚姻的关系组成的,所以最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亲六戚
宗亲与外亲区别在哪
直系亲属和非直系亲属。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即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如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非直系亲属指配偶的亲人等一切直系亲属以外的亲戚。
中国亲属系统,传统以男系为核心,分亲属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亲属间,根据每个人的辈分、宗族、年纪与性别,而有特定的亲属称谓。宗亲,以本宗男子为主体,还包括未出嫁的在室女子,及嫁入本宗的女性。跟自己父系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称为“堂亲”。对于本宗在室女子仍属宗亲,一旦出嫁则属于丈夫家族,为外亲。外亲,是指女系血亲相联系的亲属,包括与母亲有关的亲属和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属等。与母亲有关的亲戚,例如外祖父母、舅、姨及表兄弟姐妹等。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戚,例如女婿、外孙子女和姑父及其子女、亲家等。借着父亲的姐妹或母亲的兄弟姐妹而连结的亲属称为“表亲”,而前者父方表亲又称为“姑表亲”,后者母方的表亲又称为“姨表亲”。
宗亲与外亲区别是什么
通常时代发展到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城市里的人,对亲戚的概念就只剩下爷爷爸爸我,和姥爷妈妈我。这两条条直线了。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地方认亲戚要认宗亲族亲,也就是一个姓的大家族里大家都可以攀到亲戚。这也就是为什么重男轻女的说法是没生儿子就断了香火,因为生了女儿就要嫁给别人家,自己家没人向下继承了。那我们今天就来细细的说说宗亲和族亲到底谁大?有什么区别! 宗亲与族亲具体的区别介绍 宗亲,指同宗的亲属。语出《吕氏春秋·大乐》:“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它是我国古代亲属分类之一,另外是外亲、妻亲。 族亲 ,即同族的亲属。 (1)同源于一个祖先的男系血亲。如高祖父、曾祖父、孙、玄孙等。 (2)旁系(男性)宗亲。如族曾祖父、族祖、族兄弟、从祖、从父、从祖兄弟、亲兄弟、伯父、叔父、兄子弟子、从子、族子、族孙等。 (3)本宗男系血亲的配偶,即嫁入本家的女性。如曾祖母、祖母、母、儿媳等。 (4)本宗未出嫁的女性。如未出嫁的三从姐妹、未出嫁的再从姐妹、未出嫁的堂姐妹、未出嫁的亲姐妹、未出嫁的女儿、未出嫁的侄女等。 宗亲就是五服之内的外姓亲属。宗亲不是本家族的人,与本家族有亲戚关系的五服内亲属都算宗亲。如果是本家族的亲属,则称为“族亲”。也就是说不关你事嫁进来的还是本家族的只要是亲戚关系咱们就都是宗亲,族亲则必须得是一个姓氏的直线下来的。族亲包含在宗亲内。 宗亲祭祖千人宴盛况 石板滩廖氏宗亲族长廖育仁透露每年都进行祭祖活动主要由3部分构成先是高举廖氏大旗对先人上坟行三拜九叩之礼; 从雍正四年(1726年)由广东搬迁至四川石板滩廖姓至今已经繁衍至13代年龄跨度从3岁到99岁。3月1日正逢传统农历二月初四对于成都石板滩廖氏宗亲来说是一年一度的祭祖大日子。 宗亲祭祖办千人宴坝坝宴摆了110桌一共有1100人参加。在现场坝坝宴摆了110桌按照每桌10人的数量算一共有1100人参加此次祭祖活动。只要是姓廖当天都可以直接进门吃饭不管是否认识。天南海北共此一家。 从雍正四年(1726年)由广东搬迁至四川石板滩廖姓至今已经繁衍至13代年龄跨度从3岁到99岁国内外遍布人数数万人。 在现场坝坝宴摆了110桌按照每桌10人的数量算一共有1100人参加此次祭祖活动。 石板滩廖氏宗亲族长廖育仁透露每年都进行祭祖活动主要由3部分构成先是高举廖氏大旗对先人上坟行三拜九叩之礼;在祠堂内拜祭历代始祖牌位;吃坝坝宴。 当天从郫县、江油、巴中等多地赶来的廖氏家族人员共计上千人祭祖活动持续30多年了。 廖育仁介绍每逢二月初四都会进行祭祖活动风雨不改只要是姓廖当天都可以直接进门吃饭不管是否认识。天南海北共此一家。 从雍正四年(1726年)由广东搬迁至四川石板滩廖姓至今已经繁衍至13代年龄跨度从3岁到99岁。 看这宗亲祭祖盛宴,只要你姓廖,就是一家人。!场面够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