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什么为主题的句子简短
燃谷的回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8、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1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21、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23、听其言而观其行
卢松松的回复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城南以南的回复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第一》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7、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第二》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4、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6、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7、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18、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9、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20、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第一》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7、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第二》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4、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6、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7、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18、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9、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20、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