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三大人生道理是什么
如沐春风的回复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对学习就要象对远方来的朋友一样.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要不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怎么不感到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来,怎么不开心呢?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怎么算不上是有修养的人呢?"第二则是为人处世,时刻反省自己以达到忠,信,仁的目的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人会忽视一些东西,需要我们通过成长慢慢来弥补。不要轻视这种进步...所以我们要经常回顾(故)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得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法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的东西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人生态度,要于人争,不要以为自己老是不如别人,他们能够拥有的品质,我们如果学习,也一样可以拥有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学习他的长处,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曾子说:“士人(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也可以理解为孔子在教他的弟子如何做人,要有松柏一样的品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孔子说"直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得到别人的理解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别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郭嘉诚的回复
你看下是不是这个。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启示】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温悠乐的回复
一个道理即“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传记。因为《论语》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主要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来记叙人物,很富于情节化,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而在《伦语》问世之前,中国除《诗经》外,没有一部典籍如《论语》这样具有文学色彩。
《论语》中有很多精彩的段落,有声有色,读之栩栩如身临其境,令人叫绝。其中一些显然是孔子醉酒后的呓语,学生们如实记之。但这酒话里,却发泄了一个老人对旧制度遭破坏后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愤懑,令人唏嘘。
其二,孔子游说到卫国时,当时把持朝政的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召见孔子。南夫人以美貌和好淫著称。孔子听召后赶忙盛装打扮,欲赴美人儿之约。素以直率见称的弟子子路(孔子因子路好勇且直而恶之,曾骂他会不得好死)见孔子便恶脸相向,从旁讽言有加。
孔子急了,红着脸连声为自己辩解道:我要是像你想象的那样,让天厌弃我,让天厌弃我行吧?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忍俊不禁呢。其三,“阳货四”记叙了这样一个情节,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武城,听到民舍里有弹琴唱歌之声,孔子面呈不屑之笑,道:杀鸡焉用牛刀啊?
意思是说,这些小老百姓学习音乐有什么用呢?学生子游听了这话,便说,我以前听老师说过:当官(君子)的学了礼乐就会知仁,老百姓(小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先生今天怎么这么说话呢?)孔子闻言,知道自己言之不慎,暴露了内心世界。
于是赶紧掩饰道:同学们,子游说得多么好啊,我刚才的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前言戏之耳。”)。这段情节,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孔子此时之态,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孟德之奸何其相似。由是以观,《论语》中的这些形象化的描写,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