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国学经典分别为:《周易》、《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
1《周易》
作者是姬昌。三易之一。儒家尊为六经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史书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2《老子》
《道德经》,又名《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论语》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一般称《孙子兵法》都是说有十三篇。
国学经典介绍词怎么写
传承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国学经典的宣传标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国学经典的宣传语,希望对你有用。励志的国学经典宣传语 1.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2.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3.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则警4.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5.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6.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7.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8.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9.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10.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11.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12.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13.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14.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15.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16.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17.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18.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19.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20.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精彩的国学经典宣传语 1. 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2. 读高雅书,做优雅人。3. 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4.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5.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6.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7. 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8. 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9. 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10. 读书修身,读书养性。11. 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12. 最是书香能致远。13. 诵国学经典 品盛世文明14.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15.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最新的国学经典宣传语 1.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 国学滋养心灵,经典浸润人生;3.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4. 品悟博大之中华文化,浸染学子之书香气质;5. 学习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6. 读经典书,做儒雅人;7. 读千古美文,做儒雅君子;8. 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9. 传承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10. 畅游国学经典殿堂,感受泱泱中华魅力;11.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12. 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13. 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14. 与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继往圣绝学,扬时代新风;15.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16.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7.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18.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19. 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20. 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猜你喜欢: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口号宣传标语 2. 国学经典横幅标语 3. 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口号标语 4.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5. 国学经典句子哲理名言语句
国学经典弟子规的介绍
弟子规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用以让古时的小孩懂得孝顺,仁爱,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下面由我介绍弟子规是不是国学经典,欢迎阅读。 弟子规是不是国学经典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弟子规》作为国学经典,对世人的影响自是不必多言,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弟子规虽浅显却极富哲理,能够给人以生活上的指点、学习上的教导,成长中的导航……它教会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它还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社交礼仪,这也是我们父母长辈的行为准则,因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下一代。国学激励着我们,当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应乐观积极,努力争取向上,不要被挫折打倒,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自己的人生。古人所言:“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记载:“周朝闵损因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全,便再取了后母,而后母却虐待子骞。 在寒冷的冬天只给他穿单衣,父亲知道子骞受后母虐待后,便要休了她,子骞便为后母求情,最终一家人生活和谐美满——单衣顺母。想想我们呢?身为人子,我们对父母却知之甚少,关心更是不多,任性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父母对我们的关心,还天真地说着他们不理解我们的话语。真的觉得自己不懂事。细细体会,其中包含着尊重师长、孝敬长辈、诚实守信等可贵的品质,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的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传世之宝。 我们不能单纯的让孩子背诵经典,要让孩子理解这些经典的含义,并身体力行。 我觉得,要做到这点,在儿童教育时期还是蛮难的。即便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国学的语言文字形式毕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怎么也需要通过家长的解释,孩子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尤其是幼儿,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基于兴趣,对于要通过这么间接才能理解,而理解了的内容又是并不吸引人的大道理,这样的阅读,我想孩子是不会很主动的。 我倒觉得,如果孩子愿意去学,即便只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背诵也是蛮好的,国学经典能烂熟于心,随着孩子阅历的增加、理解能力的提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这样悟出的道理,一定比小时候家长一字一句的“翻译”更行之有效,并能真正铭刻在心,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扬国学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