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登: 27世始,培锡润本照,在铭清乐为,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尧锦沂榆灰。偏旁以士金水木火排序。
2、莱阳:27世始,桢焕基钦汝,模熙垲锦湄,椿辉增锡泽,桂煦坫锺滋,偏旁以木火士金水排序。
3、即墨:26世始,裕(用在后面)中嘉崇,垂象肇成,运(用在后面)用方正,继述乃恒。
4、蓬莱:21世始,凤龙圣国兆,守恒延书香,道蕴开嘉会,健行实为良。
其他谱系和东莱谱系不一定能续上世次关系,也有各自的排辈用字, 例如:
1、高密:( 15世始)克树业思献,厚毓云景兴,从志明会联,运叙垂承永。
2、东北一支:家修业自昌,国志尚明梁,兴学崇正道,安泰思纲常。
3、陕西省户县:( 11世始)从希凤文可,世德保平安,正元生福运,庶土体纯天,务本恒联立,兴宗致启观,顺基存履泰,秉好允成全,守法为能效,修行善贵迁,维清尚自裕,宏化兆长延。
扩展资料字辈用法:
有些家族字辈用法可能有些独特,像山东日照丁氏字辈“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来照,相宅河北。天启开科,崇祯任职。乡贤名宦,德言事功。显扬令绪,繁育兴隆。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
此套字辈每四个字为一代,每一代的人从四个字中任选一个使用,不分先后、不分主次,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就是这个家族的,为“肇始武昌”中的肇字辈。
再如广东梅州五华、河源程氏四十个字辈为“国家传世德,理学必宗先,孝支宜为则,崇文作善元。燕翼富强本,知书万道全。品行铭高洁,昌兴起俊贤。”后来又定下了四十个副字为“邦光其佩毓,兆吉福相延。开智明龙启,敬业定飞腾。勤修竞荣秀,常思乃识远。长隆显达贵,千秋怡乐天。”与前四十个对应,这样可以选用前四十个字或者后四十个字中的一个使用。
还有的家族规定人活着和死了使用不同的字辈,即规定两套字辈每个人两个名字一个是活着时候用,一个是死了之后用。不过这种方式不常见。
字辈应该说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其实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它的随意性在于,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不像律诗那样讲究严格的押韵,不像词曲那样必须套用现有的牌名。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宫姓辈分表
关于宫姓来源,史载有两种说法。一是以官氏为氏,一是认为是虞大夫宫之奇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通志·氏族略》云:“虞大夫宫之奇后,望出河东。”
宫之奇是春秋时虞国的大夫,是周初所封同姓★国(山西平陆县东)国君的族人,因★国被晋灭掉,他逃到虞国,改以国名为姓,“★”去“邑”为“宫”,表示离开故国,故姓宫,称宫氏。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就派人带着稀世名马和珍贵玉璧为礼物,要求虞国国君准许晋军过境攻打虢国。虞国与虢国本是友好邻邦,两国订有攻守同盟,但虞君却垂涎于名马玉璧,答应了晋的要求。宫之奇知道后连忙劝阻虞君说:“不能借路啊!虞虢两国的关系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再说晋献公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虢灭亡了,他还会允许虞国单独存在吗?”但虞君却鬼迷心窍一般,听不进他的忠告。宫之奇仰天长叹说:“看来虞国是注定要灭亡了,我不能等在这里做晋人的俘虏。”于是宫之奇率领族人奔往曹国(山东定陶县西南)去了。晋灭虢之后,果然在回师途中,顺便把虞也灭掉了。宫之奇的后人,便成了宫姓,称宫氏。 [宫氏名望] 宫姓名人,东汉有道术家宫崇,元有宫天授,明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镠,清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等。
宫姓排辈
命名定式即排辈用字。东莱宫氏奉不夜始仙祖宫熙儒的七世孙宫天授为第一世祖,其后一本化万,开枝散叶,大支之下,小支派繁盛,各个支派的排辈用字并不统一,但在述论辈分时,总的世系都可续上。20世纪90年代是三十世左右,大多数在26--34世之间。几个大支派的命名定式如下:
⑴文登:(27世始)
培锡云本照,在铭清乐为;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尧锦沂榆烣。偏旁以土金水木火排序。⑵莱阳:(27世始)
桢焕基钦汝,模熙垲锦湄;椿煇增锡泽,桂煦坫锺滋。偏旁以木火土金水排序。
⑶即墨:(26世始)
裕(用在后面)中嘉崇,垂象肇成;运(用在后面)用方正,继述乃恒。
⑷蓬莱:(21世始)
凤龙圣国兆,守恒延书香;道蕴开嘉会,健行实为良。
宫姓其他谱系和东莱谱系不一定能续上世次关系,也有各自的排辈用字,例如高密:(15世始)克树业恩献,厚玉云景兴;从志明会联,运叙垂承永。东北一支:家修业自昌,国志尚明梁;兴学崇正道,安泰思纲常。陕西省户县:(11世始)从希凤文可,世德保平安;正元生福运,庶士体纯天;务本恒联立,兴宗致启观;顺基存履泰,秉好允成全;守法为能效,修行善贵迁。维清尚自裕,宏化兆长延。等等。
东北一支:福锡宝殿,明胜兆祥,光吉常庆,怀志兴绪(辈分16字以续,就是16字用完由后人再续16字)
蓬莱现有大宫家、宫家庄仍在使用辈分,能推的辈分只有:大学炳焕文,天恩玉秀生。20世纪90年代文字辈已经很少,多是天恩玉秀生5个辈分,并且生字辈以后也没辈分可排了。
欢迎大家来补充,希望提供的派字正规准确,不要排乱次序和使用谐音。 科第世家——泰州宫氏(zt修正补充)
明末清初,江苏省泰州市宫氏一族,以科举起家,造就了宫氏大家庭的又一辉煌。
泰州宫氏从明万历46年(1618)宫继兰起至清道光29年(1831)宫玉华止,历经213年,在省级乡试中就考中“举人”27名,内有7人考中进士,这些人都见载于《》中。再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中查得,明清两代全国共有宫姓进士14人(明代3人,清代11人),而泰州宫姓就占有7人(明2人,清5人),占全国宫姓的一半。这样的情况,不但泰州稀有,全国也很少见。称泰州宫氏为“科第世家”,毫不夸张。
根据多方查访并统计,现将明、清两代泰州宫氏一族八代人的举人、进士按考中年代先后列举如下: (1656—1718)字友鹿,号恕堂,伟鏐子,廪贡生,康熙乙酉44年(1705)顺天府举人(经魁),康熙丙戌45年(1706)殿试二甲十八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官。子七:懋言、懋勤、吕、懋猷、时行、麟翔、凤举。
附:宫婉兰,伟鏐女。聪明好学,多才多艺,绘画、诗词、女红,无不精通;德行双优,誉满乡里。著有《梅花楼集》。 (1785—1849)原名铭簴,字枞一,号晴湖,萃基子。廪生,道光辛卯11年(1831)举人,经魁,拣选知县。子四:庚尧、丁辰、庚荣、桂荣。
因为泰州宫氏一族在明清两朝入选三个翰林,五代中了七个进士,因此有“两朝三翰林,五世七进士”的美誉;泰州宫氏祠堂又有楹联云:“三世两营台,五代七进士”,说的都是泰州宫氏一族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