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宗亲会发展的几个阶段
你又脸红了.的回复
20世纪80年代中叶有学者对台北作的调查表明:“宗亲组织的发展,表现出蓬勃而富朝气的趋势,至少在数量上远比十五年前为多。许多老的家庙重新翻修整建,有的迁往郊区山清水秀之处进行扩建,更有许多新设立的宗亲组织,将其办公室供奉先祖的神位,设置在公寓式建筑内,或店铺的顶楼。还有一些宗亲组织热切地讨论兴建祠堂或祖庙。这都是近年来所发生的现象。”台湾宗亲会还积极、广泛地联络世界各地的宗亲,以台湾为中心,分别组建各姓氏的世界性宗亲组织。1987年至今,即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之后,台湾地区的各个宗亲会多次组团回祖籍地寻根谒祖,撰写族谱,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公益事业。
宗亲社团的组合由地域性向跨地域转化,即由小地域的宗亲会逐渐向大地域、跨地域的同姓总会转化,也即是由过去的地缘与血缘关系的结合,转化为单纯的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组合。宗亲社团的组合由同姓向异姓同宗以及多姓联合转化。血缘关系的宗亲会与地缘关系的同乡会出现了联合。
内部组织结构出现了变化:(1)理事机构的分工逐渐严密。宗亲会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临时性宗亲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修膳祖厝、祖祠、“祭祖”、修族谱,任务完成后,便自行解散。长期性宗亲组织机构比较完善,有固定活动场所,影响力较大。(2)教育基金和福利基金向有独立的机构转化,基金的筹集由会员中的富商捐赠为主向集资形式转化。随着海外华人各所在国经济的发展,多数宗亲会馆都设立奖学助学基金机构,向宗亲会成员子女提供奖学助学金,有的在理事机构中增设教育股,更多的则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奖学助学章程,专门处理奖学助学事务。
为避免海外宗亲会发展出现衰退的趋势,海外宗亲会馆领导对宗亲会也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如通过联合扩大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组织。一些宗亲会也依靠雄厚财力新建会馆大厦,成立青年会、妇女会等团体,以吸引年轻的华人后裔参加。原新加坡黄鼎昌总统曾说:“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宗乡总会后,许多会馆都积极致力于推动与发扬华族传统文化,开展了许多宗乡会馆团体活动,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也引来了不少年轻有为的才俊,为宗乡团体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气象。”
新之一的回复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在东汉末年,很多实力强劲的诸侯,都不是汉室后裔,比如袁绍、袁术、孙策、吕布、公孙瓒、马超、曹操等。
对于这些诸侯来说,自然大部分都不会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即便是曹操,也只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东汉天子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刘备自然是势单力薄,所以蜀汉也只是偏居一隅,未能兴复汉室。在东汉末年,刘氏宗亲一度在东汉十三州中占据了五个州,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汉室后裔相继败亡,最终还是无法挽救汉朝。
幽州牧——刘虞
东汉末年,幽州曾经是公孙瓒和袁绍的势力范围。在公孙瓒之前,幽州是刘虞这位刘氏宗亲来执掌的。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在东汉末年,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颇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还派人笼络刘虞,加官至大司马,封襄贲侯。
至于袁绍讨伐董卓后,更是准备立名望较高的幽州牧刘虞为帝,终于汉室的刘虞,自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公元193年,幽州牧刘虞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自此之后,幽州先是被公孙瓒所据,然后又被袁绍、曹操相继攻占。
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刘岱是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兖州刺史刘岱联合袁绍、曹操等人讨伐董卓。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手下鲍信劝阻,认为应当先坚守。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在兖州刺史刘岱兵败被杀后,鲍信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自此之后,东汉十三州中的兖州,自然成为了曹操的地盘。
扬州刺史——刘繇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作为汉室后裔,刘繇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东汉末年,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4年),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作为扬州刺史,刘繇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虽然手下拥有太史慈等猛将,刘繇显然不是小霸王孙策的对手,最终还是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年四十二。等到扬州刺史刘繇病逝后,孙策自然获得了平定江东,进一步扩张势力的良好机会。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扬州也成为东吴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州牧——刘表
相对于以上三位刘氏宗亲,荆州牧刘表自然被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所熟悉。东汉末年,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董卓被杀后,刘表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由此,荆州牧刘表虽然治理有方,其却没有匡扶汉室的远大志向。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在此之后,荆州成为曹魏、蜀汉、东吴三家的必争之地。
益州牧——刘璋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宗室,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和荆州牧刘表一样,刘璋虽然也是汉室后裔,其也没有挽救汉朝的目标,只是想着割据一方,在益州这一州之地固守。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可是,让益州牧刘璋没有想到的是,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
在益州之战中,刘备步步为营,最终围攻成都,迫使益州牧刘璋放弃了抵抗。公元214年,刘备正式取代刘璋,开始执掌益州。在东汉末年,刘氏宗亲一度占据了东汉十三州中的五个州,这些汉室后裔并没有团结在一起,更没有挽救汉朝的长远规划,最终相继败亡。
瑞士村上的回复
萌芽期的宗亲会,是从19世纪初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馆、堂、会、祠”发展起来的,以血缘和地缘相结合为特征,范围小,规模也不大,并没有固定的组织或制度,人员也较少,只是为了祭祀共同祖先、调解争执或筹集慈善救济款而举行聚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才逐渐有了固定的场所、财产、收入、组织、事务,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带有更强的独立性。其变化途径可以简化成以下公式:祠堂→联宗→同宗会→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宗亲会。与同乡会相比,宗亲会带有更多的独立、封闭和等级性,并且划清各族的分支。每个分支都严格按照家谱中记载的继承性及有关规定,有各自的祠堂、财产和祭拜礼仪。
20世纪70年代末,宗亲社团出现了联合的总体趋势,世界性宗亲组织开始纷纷建立,现有26个世界性的宗亲组织。如1977年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成立;1977年8月,世界各地区谢氏宗亲会联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 1982年首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在马尼拉召开。1986年,新加坡185个宗亲会和会馆联合起来,组建了“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包括地域性的同乡会、业缘性的行会和血缘性的宗亲会)。1994年3月,全球苏姓宗亲代表在菲律宾马尼拉,以“敦亲睦族,联络宗谊,秉承血亲关爱之精神,谋求世界宗族之团结,促进社会繁荣”为宗旨,成立了“世界苏姓宗亲总会”。
2003年11月29日,世界张氏总会在马来西亚诗巫市成立。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