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06:52 84 人浏览

三代宗亲上供用几个馒头

围兜兜的回复

上供或许应该归入“迷信”的范畴,但在家乡人朴素的传统观念中,过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祭祀祖先,要把已故的长辈请回家来一起团聚,所以我认为大可不必将其视作迷信,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而已。上供并非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系列行为的统称。上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写牌位”。所谓的“牌位”,就是供奉家里祖先的牌位,大户人家用的都是木质的,我们家用的是火纸折叠后用毛笔工笔正楷写好的,火纸折成长方形,顶端折成三角形,略呈宝塔状,两侧用木棍支撑,插到香炉中固定,虽然简单,却也方正肃穆。父亲的小楷写得很好,每年的牌位也都写得一笔不苟。牌位的写法,我到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自上而下分别是“本、外音门中三代宗亲之神位”,“本”、“外”二字是横向并列的,这些文字的含义,我似乎请教过父亲,但已经记不确切了。第二个步骤是“叠元宝”。叠元宝用的是祭祀用的“火纸”,这是一种薄薄的、手感粗糙的黄纸,每逢过年、清明、寒食,街头巷尾的小卖部里都能买到。火纸买回家,先要用专用的模具在纸面上敲出古铜钱天圆地方的印子,一般是十几张摞到一起,左手扶着模具更换位置,右手则用木槌按节奏敲打,等到这一摞火纸都打满了钱印,再换另一摞,这些一张一张的纸钱,都是大年夜和元宵节要送给祖先的重要的祭品。按照农村的习俗,这项工作只能由成年男子完成,否则不吉利,所以一直是父亲专属的任务,父亲去世后,家里过年的气氛骤然冷清淡漠,便逐渐取消了这一环节。纸钱打接着就要叠元宝,顾名思义,就是用纸钱叠成银元宝的样子。元宝叠起来不难,但要叠得美观好看,不练上几次还真做不好。火纸是长方形的,比A4纸略大,先沿着纸的短边卷起,呈直径五公分左右的筒状,然后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挤压纸筒的底端,再用左右手拇指将纸筒两端折起,一个黄色的“银元宝”就折好了。后来有一年,父亲听说叠元宝要在纸筒里放进一截香,取“延续香火”之意,这个习惯也就一直保留到了父亲去世之前。元宝叠好后,放到每年都用的竹编筐子里,大概要叠这么两筐,搁在堂屋大桌子下面备用。大年三十一早,香就要点起来了,父亲总是一脸郑重地将祖先牌位请到堂屋的供桌正中间,前面摆上大公鸡、大鲤鱼、胙肉、水果四样供品,再往前就是家里最漂亮的一尊香炉,父亲会亲自点燃三炷香,双手擎着香,对着牌位庄重地作揖后,再恭恭敬敬地插到香炉里,从此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香炉里的香按规矩是不能断的,这套程序自我记事起几乎一成不变,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供桌上的四样供品都很有讲究。整鸡必须是当年的大红公鸡,要选毛色最鲜亮、精气神最足的,宰杀褪洗之后,还要请专门的“老师儿”将白条鸡在盘中别成端坐状,这才是合格的供鸡;整鱼则是最新鲜的大鲤鱼,过油时炸得酥香硬挺,和整鸡相得益彰,取“大吉大利”之意;胙肉的原材料是大块的鲜猪肉,必须连皮带肉切得方方正正,十公分见方,用过油的大锅,倒上半锅清冽的井水,放入花椒、茴香、大料、姜片,再放入方肉一起炖煮,煮到肉色变白,用筷子可以插透,就可以出锅了,捞出来直接盛盘,不再添加任何佐料,就是标准的胙肉;水果也要选时鲜的、应季果品,用的最多的就是红富士苹果和贡桔,选个头最大、色泽最佳、没有任何瑕疵的苹果和贡桔,苹果四个一盘,垒成金字塔形,周围摆一圈贡桔,煞是好看。入夜以后,就要全家动员准备年夜饭了,然后一边围着火炉吃年夜饭,一边欣赏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关于年夜饭和春晚,还会有专门的章节记述,先说说守岁的流程。大年三十儿晚上,也就是除夕夜,除了年龄太小的幼童,一般都要通宵守岁,至少也要熬过凌晨两点,因为过了夜里十二点,还有两件重要的事儿要做,一是放鞭炮、焚元宝、磕头祭祖,二是全家人一起吃搁了硬币的素馅水饺,这两件事儿必须过了十二点才能开始,而且只要过了十二点,越早开始越好。每年除夕之夜,刚过午夜12点,村子里都是最喧嚣热闹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在屋里说话互相都听不清楚。父亲一向循规蹈矩,这种大事儿自然也不甘人后,每年除夕夜刚过了十一点半,他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带领母亲和我做好万全准备,鞭炮至少是2000响的,最多的一次是我考上大学那年,买了10000响的,得提前用长竹竿挑起盘好,或者直接从房顶上垂下来;叠好的元宝端出来,从院门开始,门外左右两边分别放三五个,堂屋门口左右两边分别放三五个,还有供桌左右、卧室床腿左右,都要逐一放好;再拿两块红布,分别铺在院子“春光满院”春联前面和堂屋供桌前;早已包好的素馅水饺煮趁热盛到碗里。分针刚过十二点整,就把盛好的水饺分别放到供桌和卧室里,还要在碗上平放一双筷子,香炉里续上三炷香,紧接着迅速跑到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刚落,就要跑到院门口点燃元宝,然后点燃堂屋里、卧室里的元宝,元宝都焚着了,我就和父母一起磕头祭祖。先在院子里“春光满院”春联前面磕头,男人磕头要先作揖,起身后双膝跪倒,每磕一下都要直起身子,然后再磕下一个,一共要磕四个,起身后再作一个揖;女人磕头相对简单,作揖的动作比男人小得多,跪下后连着点四次头,起来再作一个揖即可。之后还要在卧室里重复一遍,这才能吃上搁了硬币的素水饺。李虎,2019年3月28日于济宁

小倩倩的回复

在农村,经常能听到老人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这些话语都是经过老一代的经验总结下来的,听起来十分有趣,但仔细品来,却发现十分有道理。这些有趣的言语,便是农村俗语。有些是关于生活经验总结的,例如“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体现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关于天气预测的,例如“天上鱼鳞斑点,晒谷不用翻”,对农民安排农业十分有帮助。还有关于建房禁忌的教诲,例如“不怕青龙万丈高,就怕白龙抬头望”。家亲三代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清楚“家亲”代表的含义。农村的亲戚关系链比较“复杂”,家亲代表的是姨,舅舅,姑亲等等。可以看出,家亲大多数都是母亲家族一方的亲戚。在大多数农村人的潜意识里,亲戚间的关系也分“等级”,平时来往得比较频繁的亲戚,关系会比较密切。反之,如果平时来往交流得比较少,关系会相对疏远。而家亲的亲戚大多数属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亲戚间平时相处的机会比较少,来往也不频繁,久而久之,感情会变得越来越疏远。经过三代时间的冲击,原本就不深厚的感情,愈发淡薄,甚至会出现不相来往的情况宗亲万代此处说的宗亲,最主要是指父亲这边的亲人,比如自己的叔叔,大伯,姥姥姥爷等,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直系亲属。一般而言,宗亲和我们相处的机会比较多,有的人是同住一个屋檐下,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感情也比较深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感情不但不会被冲淡,反而会更加深厚。所以平时有什么事情,大家都能把劲儿往一处使。但凡哪家人有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坐下来商议解决方案,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

火热的吻的回复

祭奠三代宗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目的是缅怀和祈祷祖先,表达对其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在祭奠三代宗亲时,需要准备一些特定的贡品,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和供养。

以下是祭奠三代宗亲时需要准备的贡品:

1. 酒:祭祀时要准备酒,可以用来祭奠祖先和献给神明。

2. 食品:可以准备一些祖先喜欢吃的食品,如肉类、鱼类、米饭、面食、水果等。

3. 烛台:在祭祀仪式中使用烛台,点燃蜡烛作为香火,象征着祖先的灵魂得到了慰藉和安抚。

4. 香:燃香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5. 祭品:在祭祀时,可以准备一些以金银为材料制成的物品,如金银花环、银杏叶、金钱等,或者准备一些文化艺术品、书籍、音乐作品等。

6. 祭桌:祭桌上放置酒、食品、烛台、香等供品。

7. 训诂:训诂是祭祀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宣读家谱及宗族历史的环节,也是张扬族裔荣耀和展示宗族文化的场合。

在不同地区和家庭,祭奠三代宗亲的方式和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宗族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