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说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太多,支系复杂。传到刘备,真实性已不可考。也就是说,刘备与刘胜的血脉相传,是一笔糊涂帐。二是有人还算出,刘备并不是汉献帝刘协的叔辈。而是侄辈甚至孙辈。这皇叔称号,是个历史笑话。
这个我有点不同意。如果刘备的皇叔身份有假,当时第一个蒙混不过去的,就是曹操。因为刘备的皇叔资格,就是曹操领着刘备,接受汉献帝召见时正式确定的。当时,还当着曹操的面,让太监翻查刘氏皇家族脉支系档案,确定无误。又根据刘备协助曹操剿灭吕布的功劳,正式认可了刘备的皇叔资格和身份。曹操还保举刘备,由汉献帝册封刘备为大汉朝廷武装力量的“左将军”。
所以来说刘备假皇叔可能是因为血缘关系比较远导致的,可一笔未提身世的刘表,却被众多人坐实了“皇家血脉”。刘表的确军事才能不足,他自己打仗也就打打土匪平平叛乱。估计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刘表总是找人帮助自己防守。南边靠着江夏太守黄祖,虽然黄祖一直被孙家人揍,但也算尽心尽责。北边则收留了走投无路的张绣帮助自己抵御曹操,也是成功帮自己击退了好几次曹操。
其实我认为刘表是不是汉室宗亲不是很重要,毕竟都是作者写出来的,他想怎么写,我们就该怎么看。关键还是要以原版为准。
汉室宗亲和皇叔的区别
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立国时间在四百年以上的屈指可数,而汉朝便是其中的一个。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故而东汉时期的很多宗亲,都与西汉帝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汉末三国时代,同为汉末群雄的刘表和刘备,又同为汉室宗亲。世人只知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却很少有人知道刘表又是西汉哪一位王侯的后代。基于此,本文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刘表的祖先。根据《后汉书·刘表传》所载:“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刘表便是鲁恭王的后代。鲁恭王,姓刘名余,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三个儿子,其母是程姬。而中山靖王刘胜,则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其母是贾夫人。就血缘关系来论,刘表的先祖鲁恭王刘余是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的同父异母的哥哥。
关于鲁恭王刘余的记载,史书中并不太多。根据《汉书·景十三王传》的记载:“鲁恭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淮阳王。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王鲁。”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55年,刘余被汉景帝刘启册立为淮阳王。七国之乱平定后,刘余被改封为鲁王。又因刘余去世之后,谥号为“恭”,因此他被称作鲁恭王。
在鲁恭王的身上,还发生了一件影响汉代学术界的大事,那便是古文经的发掘。据《汉书》所载:“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故而,在鲁恭王刘余为扩充自己宫殿而毁坏孔子昔日的旧宅时,意外地发现了古文经书,从而掀起了日后长达数百年的今古文之争。今古文之争的最终结果,以东汉大儒郑玄遍注群经的方式,将今、古文界限打破,达到了经学的融合与统一。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表,是汉景帝第三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而刘表也正是凭借宗亲身份,得以占据荆州,成为一方割据诸侯。
汉室宗亲和皇叔哪个大
偌大一个汉朝数万刘家宗室,最后能够撑起半边天下的,居然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刘家远亲。不谈那些没什么权势的刘家宗亲,光看东汉末年刘家的那些掌权人,比如说扬州的刘繇、幽州的刘虞、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哪一个不是手握重兵的汉室宗亲?但是他们起到什么关键作用了吗?在乱世之中,唯有能者居之。刘家这么多宗亲重臣,都没能将汉室江山保住,又为何来苛责一个汉室远亲刘备呢?我觉得刘备很不容易。刘备是汉室远亲,这一点应该不会作假。据说刘备的祖上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刘胜是汉武帝刘彻的哥哥,这身份确实比较重要了,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位刘胜生了太多儿子。《汉书》上记载,刘胜生了120多个儿子,而刘备的祖上,正是这120多个儿子中的一个,名字叫刘贞。刘贞的运气不错,他的时代恰好赶上了汉武帝颁行推恩令。所以刘贞作为庶子,也能够瓜分到一部分地盘。不过中山国就那么点大的地方,却要被120多个儿子瓜分,可见到了刘贞手里,能够有一个县,就谢天谢地了。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而刘备恰好也是涿县人,成为刘贞的后人,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刘贞的父亲刘胜的生育能力摆在那里,刘贞这一脉,至少不会断子绝孙了。但是这位刘贞的爵位,却因为他的献祭金不合格,所以被夺取了。也就是说从他这一代开始,虽然世代居住在涿县,可是再也没有出现过侯爵。所以到了刘备这一代的时候,历经了三百年历史,压根就只能成为平民老百姓了。而且刘贞的后代那么多,刘备所长在的整个村子,全都是刘贞的后代,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刘备是汉献帝的皇叔,这一点不可靠。刘备的确是汉室宗亲,但是是远方亲戚,这一点应该是没必要作假的。但是你要说他是汉献帝的皇叔,这就有点无厘头了。汉献帝是刘秀的后人。刘秀跟汉武帝这一脉本身也已经不亲密了,因为刘秀是汉景帝的长子刘发的后人,刘发跟刘贞本身就已经是兄弟关系了,再传承了这么多代下去,其实压根就不亲密了。他们头上只是挂了个姓刘的标志,其实本身并没有多少含金量。再说了,在正史当中,刘备压根就没有成为汉献帝的皇叔。这一切都是《三国演义》里做编纂出来的。不过即使从演义中,我们也能发现,刘备不可能是汉献帝的皇叔。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
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三国演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得出,刘备想要成为汉献帝的皇叔,是不可能的。因为汉献帝论起辈分来,要比刘备大好几辈,算刘备的太爷爷都不为过。所以演义上编纂刘备出身的时候,并没有安排好刘备的祖上脉络。如果减少个几代人,或许还能凑个数成为汉献帝的皇叔。皇叔的名头真的很重要吗?刘备表示毫无作用。如果你值得被人敬重,不管你姓什么,都会得到人们的敬重。刘备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他本身是一个织席贩履的人,如果家世很好的话,也不可能上街卖草鞋过日子了。所以刘备过得十分凄惨这是不假的,但是刘备并没有因为生活的窘迫而放弃奋斗的希望。他一直都在努力,黄巾起义的时候,其他姓刘的避之不及,可是刘备却能够主动上战场杀敌。上战场真不是开玩笑,刘备也没有主角光环,所以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后来他更是南征北战,逐渐在江湖上混出了一点名堂来。他始终没有带着皇叔的名号在江湖上混,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因为当时汉朝的大臣们对汉朝已经失去了希望,他们并不指望刘家还有人能够为重振大汉付出心血。而且皇叔的号召力显然是荡然无存的了,看看刘繇和刘虞的下场就可以明白,汉室宗亲在那个乱世,并不吃香。所以刘备行走天下,从来都不是靠着皇叔的头衔,他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最终能够延续大汉王朝43年之久,也是刘备的个人能力,跟皇叔的称号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