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老了却有智慧的论语是什么
徐沐沐0914的回复
我能想到的第一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我学习过很多名句并参透它们背后的道理,而唯独论语中这朗朗上口的一句让我记了很久。
这句家喻户晓的话,用我自己的想法解释,就是说我们周围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也有需要我们自省、规避的缺陷。那本篇就围绕论语这一则,来展开我对于这句话的见解吧!论语这一则给我的启发: 要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
要培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要培养自觉修养的精神
第一部分 | 要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首先突出的是他强大的观察能力,并且号召弟子及后人多从周围的事物学习人生哲理。这句家喻户晓的话一语道破观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善于观察的能力,我们也就不会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自身需要学习进步的地方、需要改正、规避的方面,人就容易故步自封。
我们要提升个人修养,首先就是要有一颗时刻接受学习的心,而不是一颗封闭的心。我们的可能性就潜藏在我们的善于观察的心中。就是要:
培养乐于接受的心灵——无论新旧事物
保持心灵的清净
拒绝分心 第二部分 | 要培养虚心好学的精神论语这句话让我受益的不仅在交友的方面,还有在处世的方面。我们在社会上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自然会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还会遇到一些表现让人不适的人。
在待人方面除了给予应有的尊重外,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他们身上发现自己可以学习的优秀品质并加以学习、发现不好的行为的要懂得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可以:
保持初学者的热情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敢于突破自身局限第三部分 | 要培养自觉修养的精神学习别人优秀的特点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提升个人修养。多读好书,通过学习书中给予的好的、坏的生活指引来提升个人修养、通过人际交往提升个人处事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修养。
在此引用《禅者的初心》中的一段话:
我们的“本心”一切本自具足。它总是丰富而自足,你不应离失本自具足的心灵状态。自足的心不同于封闭的心,它是颗空的心,是颗准备好要去接受的心。如果你的心是空的,它就会随时准备好要去接受,对一切抱持敞开的态度。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
也是这段话加深了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理解,其中是有禅的意味的。
总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遇到的人事物,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对待周围环境,能够保持学习的初心、本性的清净。这也是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习的一种心态。
牙牙学语的孩童的内心是清净的,但是随着我们历练多了,可能会渐渐失去这种清净,从而对世界的看法会停止发展,对周围的环境更加迟钝、麻木。孔子的这番言论其实更是需要终身铭记的哲理,而不仅适用于提点刚开始学习生涯的中小学生。
吴曲霖的回复
1、诵读更容易接近孔子和他的弟子。看文字和读文字的感觉是不同的,尤其是读论语,一句一句的学习,我关注了逐字逐句讲论语的公众号,每天一讲,跟着诵读,还可以听音频,这样就可以不用翻看纸质的书也一样学习了。2、学习论语要发挥想象力。因为论语都是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如果你只是念文字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要在脑海中出现一些交谈的细节和影象,这样学习起来很生动,不枯燥。3、可以找一些好的讲座听听。现在讲论语的讲座很多,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两个讲座,这些大师们会娓娓道来,让你对这个论语产生情感,也愿意去努力学习。
草莓酱的回复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中蕴含的职场哲理,在现代社会的职场上,同样也有体现,而且会让人获益匪浅。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研究明白了,会受益无穷。在《论语》中,包含了职场人的“自谦、自律、自知”的智慧。自谦。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这是《论语·雍也》中的典故,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我勇敢地留在后面,而是我的马实在是跑不快啊。这是自谦和不贪功的一种表现。故事发生在鲁国。
鲁国的将军孟之反不夸耀自己,打仗的时候,军队溃退了,他走在最后面殿后,将要进城门的时候,他用鞭子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马不肯快跑。”
不贪功不推过,这是职场中难得的优点,现在社会中更实用。在同事和朋友之间,善于和别人相处的人,会主动避免和同事发生矛盾,减少摩擦,是优秀员工的素质之一。
用这种形式,不为自己表功,但是也不会让自己的作用降低,就不会让同事和朋友产生误会。其实事事都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你的自谦就会有损自己的功劳,实在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自律。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出自《论语·子路》,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如果自身公正,去从政当然是好的;如果连自身都不公正,怎么去从政呢?所以说“欲正人,先正己”。
这是对管理者提出来的要求,正是现在国企中和体制内的管理者的作风要求。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要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去做。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自律,然后才能律人。一个管理者不能够以身作则,在行动汇总做出表率,就会让员工不服。这样的管理者,即使能力出众,也不会得到员工的认可。
加入自己不能给员工做榜样,身不正影子自然会歪,就没有办法去要求员工。如果能够对自己严格自律,要求员工的时候就会理直气壮。这样的管理者,即使没有出色的能力,也会得到员工的认同。
自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出自《论语·述而》,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赤手空拳打虎,吃着双脚过深河,这种至死不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的。
职场竞争虽然激烈,但是不能呈血气之勇,要懂得把自己的能力、胆识和资源用在适当的地方,只有智慧的人才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勇无谋只能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
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有的会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义无反顾,不了解自己有“几把刷子”,没有“金刚钻”,偏偏喜欢揽“瓷器活”,不顾客观实际的条件,可以表现自己,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与其在机会不是太好的时候,想成为焦点人物和事件的核心,不如收敛锋芒,等待更好的机会。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暴虎”未必能够成功,“冯河”未必能够走到对岸。
结语
真正优秀的职场人,都会明白自谦、自律、自知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好处,会让自己距离成功更近一些。《论语》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些哲理,能够把《论语》中包含的职场这里学懂弄通,并应用到实践之中,会让自己更加优秀。
《论语》能够告诉我们很多有用的知识,应用到职场上会让自己如鱼得水,会增加助力。让我们一起,为了继续在职场中扬帆远航,把老祖宗留下的职场智慧,以及包含的职场规则,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