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09:57 60 人浏览

论语中孔子认为好学是什么

小钻疯的回复

导读:对于学习,孔子不但当仁不让。他对诸弟子的肯定,好学往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好学在孔子那里简直是最重要的品质。以下是对孔子“好学”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一个好学的人首先要将学习与物欲脱开。一个求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

同样,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锦衣玉食,心灵之养甚于居养之安。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道”之人,名闻利养并非先务。

这不是排斥物质,而是强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孔子“好学”的启示:

学习一定与实践结合,要防止唯实践而功利。如求学只为事功,就很容易抛弃和忽略学习,一味在事功上求成。

孔子说敏于事,是指对事的反应要敏捷而非事功要强大。也要防止唯口头而轻实践。孔子说慎于言,则指不能以言带行,言甚于行。

老安创富派的回复

学而不思则迷茫,习而不思则盲从;

学而不行则积压,习而不行则浪费;

思而不学则封闭,思而不习则空虚;

行而不学则粗野,行而不习则愚昧。

——新说《论语》

《时代周刊》在今年夏天的日本特集上,对日本的国民性做出评价,并给出了“日本是好学的民族”这个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彻底详尽地学习了美国的政治形态和企业经营中最优秀的部分,形成国家发展的基础。日本令人惊异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之规模,无须争辩,应归功于日本国民性中无以伦比的学习精神。

的确,日本人“好学”。从孩子们校外的私塾、职员们各种各样的研究小组,到家庭主妇的培训中心------

在“好学”这一点上,孔子是我们的榜样。然而孔子并不赞赏脱离实际的“为学而学”。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年轻人,在家应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言行谨慎诚信;博爱大众,亲近仁德之人。在躬行实践之后,如还有余力,就要学习《诗》《书》《礼》《乐》。对于那些手持教鞭,站在桌边强迫孩子一夜之间变成“秀才”的家长,是有违于孔子的学习精神的,这样的家长,也是不能原谅的。

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这样说过:“如若一个人能崇尚贤德,轻视美色;侍俸父母,能谒尽心力;服事国君,能不惜生命;和朋友交往,能诚信不欺。这种人虽自谦没受过教育,我也一定说他有学问了”。

子夏是研究《论语》的专家,与其说他是行动上的实践派,还不如说他身上更具有学者的风范。从这个角度上看,他的话就更具有一层深刻的意义。当年“孔子学校”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校园,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演兵场合。这种比喻,一点都不会过分。

说起脱离现实,只做学问,并不是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对于孔子的理论来说,把先人的知识,经验,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能不说是获得“学问”的一条捷径。

孔子以自身的经历这样阐述着,终日废寝忘食,只是一味地学习、思考,其实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学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悯,只空想而不学习,那就会误入歧途。

学习的过程是求知求是的过程,求知侧重于对知识的收集,求是侧重于对知识的研究运用,二者缺一不可。只收集知识而不知深入研究,不进行有效的整理,求学者便成了单纯的资料夹;相反,如果不注意收集知识却想去研究知识,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一句不太准确的话来解释,这里的“学”或以理解为“收集知识材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上面说的“求知”;这里的“思”可以理解为“探求”、“思考”、“整理”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上面讲的“求是”。

善读书者往往把书中的死知识读活,不善读书者往往把书中的活的知识读死。那些被称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便是典型的不善读书者。

学习中的“思”是归纳知识材料,整理知识材料的基础。只知道大量地吸纳知识材料而不知将其实行归纳整理,这些材料便是零星散乱而不成体系的。当这些知识处于散乱状态时,它们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要想让这些知识得到归纳整理,则必须开启思维,寻找它们相关相联的地方,从而使之系统起来。所以“思”才能提高学习的质量!

学习中的“思”还带有识别、鉴别的意思,它是我们辨别知识真伪的保证。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不能把书上的东西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一旦把书上的知识当作了教条,知识便成了人的精神包袱、行动障碍。如若那样,倒不如没有书,倒不如不读书;其二,书中所讲的知识,书中所宣传的思想,也有不准确的,也有十分偏激的,对书中不准确乃至不正确的知识要靠“思”予以辨别,对书中所宣扬的偏激乃至错误的思想观念,要运用自己的思辩能力予以识别,否则,不仅会把自己的思维搞乱,传播出去,还会以讹传讹,将人们的视野、思想信仰等引入歧途。如果到了那般田地,孟子同样认为,不如没有书,不如是不读书。理解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时,联系到孟子讲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便会更理智地认识到“思”在求知求是中的重要意义。

光读书不思考,读书便成了无意义的事情,光思考不读书,便应验了荀子讲的“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这句话。只有把读书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才可能有真正的收获。

读书思考,又敢于用自己的观点,去争辩,去理论,这就是颇有个性的学者李泽厚。这位著名学者、美学家竟在五十年代刚毕业就与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摆开了擂台,成为“论敌”。他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实践观点美学”强调重“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点,从此声名鹊起、卓成一家。李泽厚一生沉默而执著地走自己想走的路,他为此自虐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他的周围时而光芒四射,赞誉滚滚;时而阴云笼罩,“骂”声迭起。尽管他仍我行我素,“我写我的书,我走我的路”八十年代,《美的历程》一书再度夺人耳目,教书著说,《论语今读》一书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被孔子研究界,称为“二十世纪难得的一部深研透悟的解读《论语》的经典。

胡辉的回复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