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主要读什么影响
我是幸运牙签的回复
一个道理即“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传记。因为《论语》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主要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来记叙人物,很富于情节化,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而在《伦语》问世之前,中国除《诗经》外,没有一部典籍如《论语》这样具有文学色彩。
《论语》中有很多精彩的段落,有声有色,读之栩栩如身临其境,令人叫绝。其中一些显然是孔子醉酒后的呓语,学生们如实记之。但这酒话里,却发泄了一个老人对旧制度遭破坏后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愤懑,令人唏嘘。
其二,孔子游说到卫国时,当时把持朝政的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召见孔子。南夫人以美貌和好淫著称。孔子听召后赶忙盛装打扮,欲赴美人儿之约。素以直率见称的弟子子路(孔子因子路好勇且直而恶之,曾骂他会不得好死)见孔子便恶脸相向,从旁讽言有加。
孔子急了,红着脸连声为自己辩解道:我要是像你想象的那样,让天厌弃我,让天厌弃我行吧?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忍俊不禁呢。其三,“阳货四”记叙了这样一个情节,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武城,听到民舍里有弹琴唱歌之声,孔子面呈不屑之笑,道:杀鸡焉用牛刀啊?
意思是说,这些小老百姓学习音乐有什么用呢?学生子游听了这话,便说,我以前听老师说过:当官(君子)的学了礼乐就会知仁,老百姓(小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先生今天怎么这么说话呢?)孔子闻言,知道自己言之不慎,暴露了内心世界。
于是赶紧掩饰道:同学们,子游说得多么好啊,我刚才的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前言戏之耳。”)。这段情节,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孔子此时之态,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孟德之奸何其相似。由是以观,《论语》中的这些形象化的描写,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夕阳穿树的回复
第一次读《论语》的时候还在上初中,看的很多都是囫囵吞枣,大多数都是文言文和翻译的白话文同时看。渐渐的时日久了,也就忘却了大半。《论语》教给我们很多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方法,真的是通俗易懂,看起来也是很朴素的语言,但是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地说,它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现在让我想来,《论语》中,能立刻想到是在《论语阳货》一段。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学习是人的本能,我们总会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但很多的时候我们因为种种的因素就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这份本能。孔子教育学生自然要说不少的话,但是学生要做到的,却是最终归于无言。这一点我们真的需要反思,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好,更回归自我,这便是天的状态,这就是学习的状态。而这种心态就叫做求学心态。现在是商业社会,一切都从商业价值去衡量它,但实际的学习教育并不是这个样子,如果一个人要学东西,不管学什么东西,你要学的好,真的要有求学的心态。
求学的心态就是你想要学,然后去克服其中各种困难,把老师讲的用非常用心的学完,完成每次的作业,每次的课程都会百分之百的吸收,就像是很饿的时候吃饭一样。
以求学的心态来学习记忆之道,来约吗?微信公众号:自心台,等你来邀。
一啊的回复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与其弟子间言论的书,其编辑者应该是孔子的门下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成书年代据推测为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
从体例上看,《论语》并不是一本严格的有体系的著作,而只是一本孔子及孔门弟子日常言行的辑录,其中多有言简意赅、涵蕴深永的箴言和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因此它的风格显得更为平实、活泼,易于理解和接受。全书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各自独立。言简意深,含蓄凝练,从中可见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记言的也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世代相传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不仅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就是在也仍然引起中国和世界文化人士的广泛重视和潜心研究。
《论语》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国之道。如《论语·学而》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就是说为政者应敬业而守信,节约用度而爱护人民,在农闲时合理使用人力,不耽误农时。又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指如果用法律去强制百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犯罪,但是治标不治本,比不上用德育使百姓具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孔子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因此他主张“为政以德”。自汉代以来,孔子的思想经历代儒家思想家的补充修正改造,更加系统化了,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居统治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维护其统治,尊崇他为至圣先师。
二、文化教育。孔子在《论语》中提纲挈领地指出文化的重要作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语意为如果是一个没有文化基础的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就算它曾一度兴盛,灭亡后也没有根基可供它再度崛起,反不如虽暂时无国而文化永存的民族,还有机会可东山再起。又说:“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点出了教育应注意普及,为师者自应充实自己并用爱心去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孔子非常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了,它对后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和文学批评都有很大影响。
三、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意为学习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算瞒尽天下人也瞒不了自己。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说明学思双行的重要性。
四、个人修养。孔子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为知也。”这是指应多完善自己,如若不为人所知,就要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而不要怨天尤人。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是说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过就好,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真正的大过错了。
上述四点不过是《论语》之一斑,而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闪光点,领略到孔子的大智慧。
东汉时期,《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东亚乃至全世界。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