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21:27 125 人浏览

论语对孩子的要求是什么

西野尾晓的回复

有必要的,孔子被称为大乘至圣先师不单单在于他的学问,更在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对于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有极大帮助。单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过的知识时长的温习,这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人们不理解我而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你的孩子比较小,可能不容易理解里面的意思,你可以每天让他朗读一两篇论语。小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强的,哪怕他大了也可以引经据典写在作文里。如果读完论语之后有兴趣可以让他读庄子,然后唐诗宋词...战国策等...。论语是国学里最基础的!

璃四浅函录遭尔的回复

学习《论语》有多重要呢?《论语》的重要性需要先从《论语》的创作背景说起,《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经典。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而儒家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两千多年的封建朝廷一直都收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了解儒家文化,要了解儒家文化就必须要阅读《论语》。只有阅读了《论语》,我们才算得上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不光是儒家经典,记录了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更是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汉代设置五经博士。其中《论语》作为“五经”之一。而且当时研究《论语》的已经不止一家了,有齐《论语》,鲁《论语》中。宋代的朱熹编撰有《四书集注》其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四书。《四书集注》成为以后明清科举考试的权威教材。要了解历朝历代的思想史,《论语》也是必读的。近现代以来,许多学者都推崇《论语》,中国文化离不开“孔子曰”言必谈“孔子”其实根源就是从《论语》来的。《论语》是中国人的必读书,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灵读本。如何让孩子读懂《论语》呢,看原著是有困难的,可以借助于现代人的注释读《论语》,比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就很少,现在还有一些出版社出版的漫画版《论语》,用漫画的形式以有趣的故事讲解《论语》,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阅读《论语》的方式。最好是有家长陪伴着一起读《论语》,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陪伴着孩子一起读《论语》,能够让孩子更加轻松,同时也更有阅读氛围。陪孩子坚持读下去吧!(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周颢甫的回复

孔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作为一名老师,他无疑是受人敬重的,但同样,他也是一位父亲,这位父亲又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直接教育自己孩子的事,但其中也间接写到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子的弟子趁着没有人的机会询问小师弟,试探老师是否教给自己儿子什么秘诀妙方了,结果小师弟的回答对他大有启发。而孔鲤的话也可以想象出少年的忠厚老实,多少有点天真,而孔子独立庭院深思的情形似乎也可以想见。孔子对于儿子不溺爱不偏私的情形也可以想象出来,父子间亲近敬爱,父亲关心其学业,点到为止,并不严厉,也不批评。这对于当今儿女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性。师生关系、父子关系都很恰当,充分体现孔子严肃慈祥的父亲形象与师长形象。

孔子和儿子并不住在一个屋,这是古代士大夫居住的习俗。因此儿子并不是总和父母在一起。因此孔子教导弟子才说:“入则孝,出则悌”。

孔鲤对父亲很敬畏,即使在家也严格按照礼的要求来办,看见父亲独立在庭院中,便小步快走要过去,既是礼的要求,也有对父亲敬畏的心情在内。而孔子在问话,孔鲤的回答,孔子的提示都很自然亲切,但也很严肃。两次都如此。

“君子远其子”,即君子要和儿子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能防止溺爱,对于儿子的成长大有益处。古代无论学问如何,一般都不亲自教自己的儿子,而是要另请老师。

教育子女应该注意保持一个尺度,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一、本人一定要正派,要努力,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要诚信,道德行为本身是最好的教师。

二、对于子女要关心爱护,为其成长尽可能提供温饱的物质生活条件。

三、时刻关注子女的变化,从小培养其自立的品格,培养其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品格。最起码是理解父母以及亲人。

四、为其学习创造宽松的环境。视其兴趣所在而提示指导。不要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不要规定子女的人生方向。

五、尊重其兴趣,尊重其对于学业方向的选择。

六、保持一定距离,不能总批评或总表扬,一般不要总是说这说那,不能“碎嘴子”。儿女有问才提出参考意见。像孔子那样保持距离,亲切关怀,点到为止。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