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读论语是什么书籍
岸边漫步的青牛的回复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由孔子的学生编撰的。成书之后,一直是中国文人必读的文献,特别是,经西汉董仲舒提倡的“罢免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论语》就成为中国识字人的必读之书。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的古典书籍中,《论语》出版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影响最深远。 《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在伦理、教育和从政、治国、处世、用兵等多方面的言论。全书共收录了500多则有关孔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一些片段,集中表现了孔子的博大胸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襟怀,内容涵盖广泛、《论语》奠定了“儒教”基础,整本书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成为后人教育、从政、经商、做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行为评价的准则。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已经证明她在历史上的价值,只要你精心研读,这句话并不为过。《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打磨和考验,被视为“真理”。它是做人处事的好老师;它是为官治世的箴言录;它是启迪教育智慧的宝典集;它是文化人学养形成的珠宝库…… 《论语》是我国古老的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极大的影响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人格的形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岁月的浸洗和润染,孔子的人格与修养,学识与言论,行为与理想,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里,他的知识成为学问的衡量标准;他的思想成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他的人格成为中国人的座右铭;孔子思想一直在滋润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中国人共有的东西,鼓励和指导中国人对理想社会、和做人规范、道德水准的追求……。 《论语》只是语录体的著作,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多是孔子在生活中的谈话记录,但(也许经过后人的润色和加工)句句经典,没有多余的字句,简练、精辟。真实记录了孔子的伦理教育和从政治国等多方面的思想,涵盖广泛,论述精到,真知灼见,标新立异。 不读不知道,读了知其妙:仅就他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鉴别,就振聋发聩。 “君子”这个词是不是孔子发明的,笔者没有考究,也许在他之前就已经有过“君子”之说。但他为“君子”的定位,对君子的言行与“小人”言行的界定,既是为人处世的要求,又是区分评价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是前无古人的。什么是君子?为什么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做君子有什么好,做“小人”有什么害?《论语》并没回答这些问题 ,几千年来,做君子已经在人们的灵魂里闪耀着。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目标:要当君子,不做小人,甚至,以做君子为荣耀,以小人为不肖,这不能不说是孔子的功劳。 以前总认为:人上人是君子,当官的,出人头地的、见识广的是君子,你细读论语,不是!! 是想:君子与小人,没有地位的高低、贫富之别,只是人格的区分。不是说君子高人一等,小人就低人一截。他只是把人分为两个层面。是评价人、理解人的标准而已。 孔子提倡君子之风,并倡导君子要带动、影响和教育“小人”,他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就是说为君子的德行就像风,小人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 ……《论语》是中国,古老的、原始的、极为优秀传统文化,他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站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认真的研究它、继承它,学习它。
驻马店彩虹小子的回复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约1.2万字,共20篇,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对于其弟子所提问题的回答,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孔子几个弟子的课堂笔记合在一起的集子。另外书中也记录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书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主张、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均有所反映,并生动地刻画了孔子和一些弟子的人物形象。《论语》刚开始在儒家经典中地位并不高,一度被称为“小经”,南宋后因为理学家朱熹的推崇而日渐成为儒家“第一经”。其博大深刻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 至于《论语》究竟编纂于何时,由谁编纂,历来说法不一。 关于《论语》的编纂者,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众弟子咸记之”。这里的众弟子,不少学者推测为仲弓、子夏等人。也有不少人认为《论语》为孔子弟子曾子和有子两人的门人所作。因为在书中,除孔子外,只有这两人被尊称为“子”,并且书中记录两人的言论也比较多。唐代的柳宗元则进一步认为《论语》为曾子及其弟子所编,因为书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宋代理学家“二程”与近代的思想家梁启超也持此观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语》是曾子门人讲述,由秦汉儒生编辑总结而成。 而关于《论语》的成书时间,目前只能推测出一个大致的时间。 《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这子张小孔子48岁,子夏小孔子44岁。他们收有学生,应该是孔子死后许多年了。《论语·泰伯》篇中记载有曾子病危将死时与弟子孟敬子的对话。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儿子的谥号,他死于战国初期,而曾子死于公元前436年左右。《论语》成书应该在公元前400年前后。 综上可以推测,《论语》应该是在战国初期,孔子死后大约60年,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或者弟子与再传弟子一起集体编辑而成的。
努力丶的回复
《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论语》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按照法律的话,《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记忆写的孔子的语录,在作品上属于文字作品,也是合作作品。但是这部古代的文学名著,已经属于社会公益部分,它应当是全中国人民的财富,其一切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论语是记录什么的一部书 《论语》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一部书 ,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言行编写的论语是一部记录什么和什么言行的书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同相关人士思想、言论和活动的一部书,大部分内容都是直接引用了当事人的对话和言论,被称为语录体思想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辑成书,且大部分内容是人物的言论,所以称为“论语”。《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的一部书。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一本书。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是由孔子的学生编撰的。成书之后,一直是中国文人必读的文献,特别是,经西汉董仲舒提倡的罢免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论语》就成为中国识字人的必读之书。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的古典书籍中,《论语》出版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影响最深远。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也使我感到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