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18:48 129 人浏览

论语中什么内省

阿猪哥的回复

在孟子里面有说如有行之不得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其实就是内省。也就是说要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不管环境如何,所有的事情都是要从自己身上去出发。孔子的思想其实就是“仁”。在论语中不是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其实就是在说明儒家思想,它最重要的就是安心,怎样去安心,其实就是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君子闻过则喜。这个在伦理中也有提到过,也就是说求诸己得诸仁。这就是孔子的思想,其实孔子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控制自己的心,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清静,最终达到大学里面说的明明德。而他的方法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儒家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控制情绪而已,所以要求诸己,要反省自己,因为情绪是由自己发出的,要控制情绪就必须这样做。这就是孔子的思想。

曉涵的回复

出自论语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的意思是自我反省后,内心没有愧疚,那还有什么可担忧和害怕呢?“省”字,指反省、自省,也就是自己审视自己。“疚”字,指内心惭愧不安。

这句话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颜渊篇第4章》,原文是: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白话文意思是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他如果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扩展资料

孔子在回答为什么不忧不惧就叫做君子时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的根本原因,是审视自己感到没有愧疚。有一句俗话,叫“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孔子在这里所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一种人生修养的境界。

自己的思想、行为端正,做人问心无愧,心地就会坦然,心胸就会豁达,心境就会祥和、清净,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这就是君子应有的人生态度。要做到事事问心无愧,时时不忧不惧,就要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不做那些不道德的事。

孔子还说“君子坦荡荡”(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白话文意思是君子做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君子之所以能如此,根源就在于“内省不疚”,他把做人问心无愧,视为君子平生之一大乐事

林尧尧的回复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一、出处:《论语·里仁》

二、创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

三、解析:贤,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四、原文翻译: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五、原文: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2.《论语》鉴赏: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