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不愿天什么
高达的回复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意思是: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年轻一代不如我们呢。
“后生”,是指年少者,风华正茂,前途无量,所以称可畏。“来者”,就是这些后生将来会成为很有成就的人。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后生之所以可畏,原因在于,年轻人拥有无限可能。年轻意味着财富,意味着事业,意味着权力,意味着美丽,意味着一切。年轻人敢想,敢干,头脑灵活,思维活跃,什么事都想试一试,什么事都想闯一闯。
虽然大部分年轻人失败了,总有少部分年轻人取得成功,正是这数量不多的成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年轻人是社会前进的永恒动力,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每一个人都曾年轻过,不要错过自己干事创业的美好时光。
出自《子罕篇》第23章,选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年轻一代不如我们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扩展资料
《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论语·子罕》中“子罕”与人物子罕并不是同一回事。在这里,“子”指孔子;“罕”是表示频率的副词,即“少也”。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罕
百分百快乐女孩的回复
孔子有一天感叹,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吾未见刚者”,这个“刚”字,不是脾气大的意思,应该是方正、正直,有修养,品德高的意思。我们经常听人说,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可能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吧。 孔子讲了这句话后,有人对他说:有啊!申枨,他不是很刚吗?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有欲望,怎么说是刚呢!一个人只要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欲望不仅仅是权力、金钱、美色等物质层面的东西,也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思想方面的追求。比如喜欢读书、字画、旅游、摄影等。远华集团董事长赖昌星就说过,不怕你不收礼,只要就有爱好,就可以找到突破口。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而且爱好读书,如果遇到一个懂得手段的人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读书,慢慢他就中计了。 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无欲则刚。所谓的“有求皆苦,无欲是刚”,如果你什么都不求,只想成为圣人、成佛、成仙,也蛮苦的。有求就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作顶天立地的人。 但我们真能做到无欲吗?下面再来看看另一个人说的话。 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的修养应该很了不起,当他向孔子说起这样的心得时,没有想到孔子却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 为什么?只要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都会跟你相关联的人之间产生互助,都会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修养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 老子也认为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少私寡欲”,已经很了不起了。少私自然就公了,绝对无私行不通,也做不到,少欲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替自己想时能替别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了。当我们想到需要拿扇子的时候,也问问别人:“你要不要?”就了不起了。假如说当我拿扇子的时候,我要买扇子送给天下所有需要扇子的人,是做不到的,不但没有这个财力,也缺乏这种能力。 “求”和“欲”不能没有,只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飞儿的回复
选自论语
针对这段话,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说起来还挺有意思.一种是李泽厚的理解.他认为,这是因为南子是一个淫妇,不道德之人,孔子却去见了她,引起了弟子子路的怀疑,以为他和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孔子不得不自我表白: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会惩罚我的!老天会惩罚我的!这表明孔子不是那种假道学,不装腔作势.一种是南怀瑾的理解.他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你们对南子的看法都不对,我所否定的人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的,不但人讨厌他,天也讨厌他,那种人我是不会与他来往的,可是南子不是这样的人.两种理解都有意思.不过,南怀瑾的理解显然有漏洞.因为孔子去见南子之前并不了解她,他怎么知道她不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呢?只能说是孔子见了南子后,发现她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人.然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南子想见孔子,孔子为什么一开始就不愿意见她呢?是男女有别?非也,春秋战国时期,男女相见是极自然的事,《诗经》里面有大量的记载表明那个时候,男女关系还是比较自由的.再则南子也说了,四方之君凡是愿意与她的丈夫卫灵公结为兄弟的,都要拜见她的.是南子名声不好?非也,倘若孔子在这之前就听说南子不好的名声,那表明南子一定有什么劣迹,且一定会载于史册,不会如现在这样简单的.那么,到底这里面什么奥妙呢?恐惧谁也无法解答了,这只能是一个千古之谜.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