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论语无人超越
粉红酸果酱的回复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也就是今天的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他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也就是今山东曲阜东南。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相传,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把老子比作龙一样的高深和难以琢磨,认为自己不如他。我认为,孔子的学问渊源于老子,也就是说,孔子所研究的只是老子提出的理论里的分支,孔子引而申之,自成一家。孔子终身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是“仁义礼”,而老子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的“仁义礼”在老子的理论里排在道与德的后面,是老子理论总纲中所涵盖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是纲领性文献,是道教,孔子从中选些内容加以研究并发展成为儒教。《老子·德道经》是将宇宙中存在的一切全部地、完整地视为物质,自然中的一切皆物质。宇宙万物皆源自于道所生和德所养,道和德就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源动力。这个源动力也就是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所有物质,只具备“有相”和“无相”两种分类,也就是老子提到的“无”和“有”。可以说《老子·德道经》的哲学思想是超越了现代哲学思想的某些内容的。《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强调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抨击当时的统治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充满着辩证唯物思想,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语言。在物质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进一步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老子主张无为,他的《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但他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在无为的基础上有为而治,他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只是他的一点思想局限,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辩证法上,这也是他对整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孔子的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包含在老子的思想之内,从某方面来说,他的“仁”实际上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又有所创新。老子说:“上善苦水”(八章),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水的形象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山的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山岭育养生物,静中有动。老子乐水,孔子乐山,老子于好动(因势利导不阏滞),孔子好静(化人以德不以力)。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主张仁政,以孝治国。老子思想核心:以天道言人事,讲究与自然、周围的人和事物和谐相处。儒家思想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主要的区别是,孔子是入世的,老子是出世的。孔子的弟子曾问他:“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说道:“见之!”弟子问道:“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妙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老子隐居,骑着青牛来到了函谷关,官吏见紫气东来,以为是神仙。于是,长跪请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
红红的太阳的回复
从排序来看,这个是按时间排的,孔子排在第一个是因为他最早
①孔子(Confucius,前551-前479)。中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学说对中国四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以及对世界文化、思想影响极大。
②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
③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6-1274)。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
⑤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思想家、天文学家,日心学说的创始人。
⑥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⑦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数学家。
⑧伏尔泰(Fran?ois-Marie Arouet de
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主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⑨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反对封建特权,主张平民应受尊重。
⑩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思想家,进化论奠基人。
球小圈的回复
孔子这一生文化成就可能比不上老子从政方面,可能比不上同一时代的燕子,更比不上管仲,但他就是由于涉猎范围较广,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贡献。且他知道顺应时代从而推广文化,再加上他的门徒太多,他死后有他的弟子传承他的文化并把他发扬光大,所以说即使过了几千年,孔子的影响一直在现在还很巨大。我觉得并不能说孔子的一生不成功。他确实算是中国古代最为伟大的人之一,他的影响一直到现在都极为的深远。孔子的父亲是鲁国的大将,属于地方官员,但是他的母亲身份却十分卑微,只能住在城外,再加上孔子是私生子,三岁时父亲过世,仅有母亲一人拉扯带大,孔子在长大之后创办了私立学校,要知道当时上学对于古代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且费用十分高,由于他充满了私立学校,为古代解决了很大的知识传授问题。后来孔子便入朝为官,曾经做到了宰相级别的官员。如果硬要说孔子不算成功的话,只能说他和那些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人来说略微逊色一些。在战乱时期,孔子的主要成就并不是立下过什么战功,主要成就是在教育整理文献以及从政方面,在教育上面。孔子是古今中外第1个开办私立学校的人,拥有坐下三天弟子贤者72名,他在从政期间最大的官曾经到达达斯扣,并且只干了三年,在整理文献方面,他的诗书礼仪,春秋乐这些周代的典籍都是由孔子整理。在西周到春秋末期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虽然当时礼崩乐坏,但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孔子作为历史上第1个开办了私塾的人,他必然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自然推动经济发展,再加上他广收弟子,他的地址从贵族到底层人民都有。再加上他的弟子在各个国家做官办学,导致了各国的诸侯文化同步发展。刚才曾经说过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贤者72人,放在现在社会,一个学校就有几万人听起来好像并不多,但是在古代,一个老师有几千人的学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再加上春秋时期知识普及率很低,大多数的平民根本没有机会上学,很多贵族也不一定有机会可以读书识字,所以说孔子能够使这么多的人进行知识学习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汉武帝独尊儒术,在这之前正是由于孔子的教学,儒生的数量已经非常之多。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