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20 19:42 94 人浏览

学而篇论语为什么是第一篇

土豪哥的回复

学而篇第一章居于《论语》开篇的意义在于强调学的重要性。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为历代儒客习阅之经典名篇。《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伦谦的回复

学而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故作矜持的回复

拥有散文特点,《论语》看起来散而

但是内容没有散,也就是外面看上去散而内容没有散。《论语》的文学特点就是前后照应。不单单在开篇的“学而篇”中对照了“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与此同时它也对照了最后面一句。

用意

“学而”首先开始学习并且强化了学习,要学什么?连词“而”指引着读者去接着读,和窗帘似的,先去拉开了缝,然后接着逐渐地看见窗外面景色。所以作为了开场白而且贯彻了全文。

对什么人都可以说,人一辈子都在主动或者讲被动去实践与学习,离不了交友,分不开做人的原则这些基本的要素。三句话说起来简单却说出了社会拥有基本的道理,正是“活到老学到老”与“在哪里找到了朋友,我就在哪里重生",可是要是真的这么去做,岂不是太好了。那如何可以做到呢?“学而篇”就是从“孝悌、爱人、三省吾身、诚信、近仁、守礼、忠诚、安贫乐道、修身治国与君子的风范(温良恭俭让)、”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标准,

作者精心去安排的。

每次读《论语》,就感觉到了作者们在假着孔子的嘴,精心的安排而且带着目的非常的明确去编写了这本书,就是精心去包装。了《论语》是属于集了孔子与孔门七十二贤与十哲大部分智慧的作品,据说参与到了《论语》的编写就有曾参、子思、子夏、子贡、有若等非常多弟子,后世人们绝大多数仅仅清楚是曾参与子思是《论语》的作者。实际上子贡起到的作用也不能小觑。为什么这样说?这有三点表明。一、财力能支撑了写书的需要;二、子贡不单单言语优并且文学也没有逊于“子夏或者子游”;三、子贡的贤达能和孔子去比肩,甚至于后世人感觉已经超过了孔子。重要的是,子贡有着改“自视甚高”的陋习,也就讲,背后真正去主导写论语的是“子贡”。换句说,这里面每句话也许都是子贡为首的作者们经过了精心的加工或者是反复的斟均的。

“学而”打开子理想的门却又是暗藏着关门之道

上面说的,学而篇真正是为了开启理想的道德上面说教,而对于实际上面操作的可能性或者在什么地方能不能行却又概莫论之。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