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易读国学经典

国学 编辑:安明娜 浏览量:98

儿童学国学,要从“根”上学起,也就是从儒家经典入手,幼儿通过国学启蒙,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为以后小学、中学正式学习国学知识奠定基础。启蒙先学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

儿童学国学,要从“根”上学起,也就是从儒家经典入手,幼儿通过国学启蒙,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为以后小学、中学正式学习国学知识奠定基础。启蒙先学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再学论语、孟子、诗经等。 课程设置: 1、文化课程: 经典一 《弟子规》 ――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幼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实行于日常生活。 经典二 《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教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但原书中有不少封建落后思想以及糟粕例如郭巨埋儿奉母等,现代幼儿教育需要注意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可编成小故事,让幼儿表演节目,在游戏里寓教于乐。 经典三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需要摒弃,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经典四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囊括历史、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经典五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典六 《千家诗》 ――诗词熏陶,出口成章。 《千家诗》用以陶冶少儿性情的诗歌读本,旨在用咏歌古诗“以养其性情”。共选诗200余首,大部分语言流畅,词句浅近,易读易记,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名诗。通过经典古诗的讲读让幼儿从小培养国学兴趣。 经典七 《论语》 ――名句选讲,奠定基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熟知的很多名言都来自《论语》。本书影响了全亚洲及更广范围,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理。本经典的学习使幼儿对我国国学经典智慧有一定了解,并实用在日常生活中。 2、体验课程: 1)国礼基础及欣赏 以春秋国礼为基础,通过幼师教学和幼儿表演教学,让幼儿对中华礼仪有一定了解,对培养幼儿尊敬师长、文明礼貌有较大促进作用。 2)国术基础及欣赏 以传统武术为主,通过专门武术教练指导简单的武术动作,让幼儿培养坚强、勇敢、谦让的性格和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品德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体验课程为选修其中一门,在实际体验中更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开发潜质,提高兴趣,提高整体文化修养。 关心幼儿健康成长,关注幼儿教师培养,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我是孔娃,期待和你一起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更期待你的 「喜欢」 和 「关注」。

幼儿易读国学经典

幼儿背什么国学经典

国学热相信是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但很多人对于国学很一知半解,对于孩子的国学启蒙更是无从下手,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内容和方法借鉴。

一、国学启蒙的内容

1、基础类

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括《论语》《大学》《孟子》《中庸》是我们常说的“四书”。这一类经典都是古代学堂的蒙学读物,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是我们国学的基础。

2、进阶类

诗、词、歌、赋、四大名著等。可以熟读背诵,为后期的日常教育减轻负担,这些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也是我们成人的人文历史读物。

3、结构类

这里指的是经类。《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等。经学一般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的精髓之一。

二、上面介绍了国学启蒙的内容,至于国学启蒙学习的方法,其实就是贵在坚持,我们可以把它细分去分解执行,比如:

1、每天至少读一遍,每次10分钟。

2、一天可以选择3种内容,每样10分钟,一天综合就是30分钟朗读,可以一次性完成30分钟,也可以分几次完成。

3、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不管他是否熟记背诵,这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

国学启蒙如果家长真的坚持下来,会发现对小孩的塑造是非常巨大的,启迪心灵和培养价值观是我们教育的根本,而国学带给我们的恰恰就是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最珍贵的东西。

幼儿国学经典小故事

1.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老汉粘蝉《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2.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孟母断机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3.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元觉劝父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性格难以沟通,从尽孝的角度而言,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他终止不良行为,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蛮横。4.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失人之察《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绝粮于陈国与蔡国之间时,七日七夜没吃到饭,只能无精打采地躺在那里。一天,弟子颜回找来一点米,准备煮给老师吃。煮到快熟时,颜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孔子悄悄地看在眼里,觉得颜回有点失“礼”,所以不大高兴。过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先吃。孔子善巧地说:“我刚刚梦见先君了,故应把干净的食物先供养再吃。”颜回马上回答:“万万不可!刚才有土灰掉进锅里,我虽把它抓出来吃了,但饭已经弄脏了,所以不能供养先君。”此时,孔子才知道错怪颜回了。事后,孔子深有感触地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意思是说: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有时并不可靠;我依赖自己的心,但心分析的有时也靠不住。弟子们要切记: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智慧小语:有人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有时候也不一定。不要认为自己所见所闻都千真万确,不容怀疑,凭一己之见判断别人的好坏,不一定特别可靠,很可能杂有不实的成分。5.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呢。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智慧小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要求人要谦虚好学,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弟子规》中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若能诚心诚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于知识渊博的学者前常常询问请教,交结忠厚、重义气的人,就能常时感受安乐。6.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一诺千金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得到一百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所以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他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他做了河东太守。智慧小语: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重义之人坚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出生入死也要承办。结交朋友应结交善友,若接触的是古道热肠,正义凛然的道友,自然会在无形中使自己的品格、智慧、大悲都得以增长。7.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晏子的车夫《史记》有个故事说,齐国的宰相晏子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相貌堂堂、身材魁梧,整天给宰相驾车很风光。晏子的个子矮矮的,相貌也不是那么出众,天天坐在后面的车棚里,谁也看不见,而那个车夫始终坐在前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非常傲慢。有一天车夫回家,看见夫人收拾东西要回娘家。他很疑惑地问为什么,夫人说:“我觉得和你在一起特别丢人,很耻辱!”“我现在给齐宰相开车’,你不觉得光荣吗?”“你一点学问都没有,却傲气冲天、趾高气扬,宰相有那么好的修养和学问,但一点也不炫耀自己。令人遗憾的是,你整天跟那么好的人在一起,却越来越傲慢,根本得不到任何学问和功德。”后来晏婴跟这个车夫说,你有这样一个夫人,就冲你有这个夫人我就应该给你一个更好的职位,反而提拔了这个车夫。智慧小语:如果只求自己高高在上,凌驾于他人,那么来世一定会变成卑劣之人,甚至堕落恶趣。反之,假如将高位让于他人,自己情愿居于卑位,乃至生生世世都会在人天善趣中备受恭敬。每个人的业力不同,才华、智慧、财产、能力等方面,可能有高低之别,但自己应该谦虚恭敬地看待别人。8.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跪羊图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孩子很不孝敬爹娘,爹娘没有办法,只好找孩子的舅舅。舅舅是个放羊倌,每天在山坡上放羊。他虽然没有文化,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有办法。他对孩子的爹娘说:“把外甥交给我吧,过一段他会回心转意,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第二天,孩子的爹娘把孩子送到了舅舅家。舅舅见了外甥,既不骂,也不打,二话没说,把一只羊鞭递给了外甥。六月的一个晌午,太阳象火球一样烤着山坡,鸟儿都藏在树荫里不出来了。舅舅也把外甥带到一棵大树下乘凉。有几只小鸟在炎热的太阳下飞来飞去。外甥问舅舅:“这几只小乌鸦不怕热吗?它们不停地飞来飞去忙什么呢?”舅舅指了指大树上的鸟窝说:“猜想鸟窝里正有一只老得飞不动了的乌鸦,正仰着头、张着嘴,由小乌鸦一口一口地喂食。要是没有这些懂事的小乌鸦喂它,它会饿死的。这就叫乌鸦反哺’。”外甥在一边听了,默默地低下了头。又有一天,舅舅和外甥在羊圈里摆弄几只小羊羔。外甥看见小羊羔都是跪着吃奶,感到奇怪。就问舅舅:“小羊羔为什么总是跪着吃奶?”舅舅坐在一块石头上,讲述羊羔跪乳的来历: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智慧小语:乌鸦还知道反哺、羊羔还知道跪乳,人难道就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吗?9.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明其所欲,行其所善齐景公在位时期,有一年雪下了三天还不停歇。景公披了一件贵重的狐白皮袍,坐在厅堂旁边的台阶上看雪。晏子入见景公,在他身旁站了好一会儿。景公说:“这天气真怪,下了三天雪,却不怎么寒冷。”晏子接着说:“天真的不寒冷吗?”景公笑了,怪晏子不相信。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君主,自己饱食了,同时惦念着有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同时惦念着有人在挨冻;自己安逸了,同时惦念着有人在劳累。现在君主您却不这么想。”景公听了说:“你说得对,我受教了。”于是,景公就下令打开府库拿出皮袄,打开粮仓拨出粮食,发放给那些受冻挨饿的人。智慧小语:谏之一字,可以使人举一反三。婉转的表达意思,且让听的人明白道理并能实行。晏子真的是一个有智慧又有怜悯百姓的悲心之人。10.幼儿国学经典故事 一叶蔽目三国时期邯郸淳《笑林》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楚国有一个书生,家里很穷。一次,他在读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时,看到书中写着:“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蔽身体的那片树叶,具有隐身的功能。”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蝉时藏身的叶子。一天,他果然看到一只螳螂藏身在一片树叶下,正准备捕捉它前面的蝉。他兴奋极了,连忙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谁知,由于太激动了,居然没有拿住,那片树叶就飘飘摇摇地掉落在树下,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了。于是他找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打算一片一片地试。书生拿起一片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后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回答:“看得见。”他又举起一片树叶问:“你能看得见吗?”如此反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就这样整整被问了一天,妻子实在是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就随口答道:“看不见了!”他一听喜出望外,连忙带着这片叶子到集市上去,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走。店主十分惊奇,把他抓住送往官府。县官也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生说了原委,县官听后大笑,说道:“你真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呀!”智慧小语:凡事要看清全局,就要拓宽心量,学会适时地放下曾经的失意,勇敢地面对未来;要保持理智,就要捐弃狭隘与偏执的固守,让心灵在平和中更加明朗。移开树叶,或许眼前会豁然开朗。

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