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最好的时期:幼儿园期间。
2、孩子在三岁前的是机械记忆,他的记忆是无意识、无目的、短暂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并不理解其中含义,如果没有不断重复强化,很快就会忘记。对这个阶段孩子来说,无论是背唐诗还是广告词,都只是对语言的一种模仿学习。在三岁到六岁,孩子记忆的意识性、理解性提高,如果在声情并茂,并配有生动画面、儿歌、表演之下,背一些简单浅显、容易理解的唐诗,孩子就容易真正的记住。6岁前的孩子,如果把诗词像唱歌般的背诵下来,加上一些好玩的语言和场景,即使对诗词不理解,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培养语言能力的作用。到了他能够理解的年龄,是可以有收益的。在幼儿期是学习一些国学经典的最好时期。
3、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国学经典的书籍:《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等
国学小说经典
国学经典书籍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详细如下: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二小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青少年要承担起弘扬国学的重任。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国学经典对联,希望对你有帮助。上联:读书好种地好学好便好,下联: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联: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学贵有恒切莫半途而废,下联:才需积累休忘一篑之功。开卷有益知识就是力量,下联:自强不息光阴贵于黄金。上联:诲海无涯良师堪为舟楫,下联:学无止境勤奋胜似风帆。上联:三尺书案连接五洲四海,下联:两寸粉笔贯通万代千秋。上联:有办法有决心埋头苦干,下联:不说谎木夸大笃志力行。上联:尽心尽力未能十分尽职,下联: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上联:劝人休藐视书生一院春风真事业下联:诸公已大偿宿愿万间广厦亦经纶上联:胸怀祖国育英才汗水催成千树绿下联:放眼乾坤为志士甘霖浇灌万花红上联:寒柳初芽看阵阵和风吹发枝枝桃李下联:白驹过隙愿莘莘学子珍惜寸寸光阴上联:几杆教鞭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下联:一堂学子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上联:天下事不难为且登玉峰巅打开新世界下联:人之大莫如耻要从诗书里做个好男儿上联:我由辛苦中来忆当年灯影机声莫忘慈母下联:人以贫穷发愤期此后乘风破浪便是佳儿上联:亮节领风骚,品尊三友,名列四君,引高朋笑傲林泉,六逸七贤齐拱手;下联:清流招毁誉,杜恨万竿,郑思一叶,任墨客激扬文字,千评百说只摇头。国学经典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