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儒家类

国学 编辑:艾音洁 浏览量:175

孔子的孙子写的《中庸》,应该算是儒家思想中最经典的! 看论语 这个比较入门 也浅些 然后看四书其他的 再看五经 反正别先看易经. 宋朝以后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四书五经”。说明这几部

国学经典儒家类

看论语 这个比较入门 也浅些

然后看四书其他的 再看五经 反正别先看易经.

宋朝以后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四书五经”。说明这几部经典在儒家经典中的位置比较突出。其中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是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在儒家经典中,四书的理论性最强,所以在宋朝理学盛行之后,四书的地位超过五经及其他儒家经典。我们如果要了解儒家思想,在阅读经典时,四书应该放在首位,是重中之重。五经摆在次要位置,其中《周易》我以为比较重要,其他次之。至于四书五经之外的其他儒家经典,则又次之。就我个人实际情况而言,在读儒家经典上,四书最用功,五经则在次要位置,大体相当于知识性读物。象清朝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我有,但只作为参考工具书对待。

按元明清以来的实际情况,程朱派理学家为四书五经做的注解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四书是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是小程子的《伊川易传》,朱子《周易本义》。诗经是朱子《诗集传》。书经是朱子门生蔡沈的《书集传》。礼记是元朝陈澔《礼记集说》。春秋是宋儒胡安国的《春秋传》。这里要注意:这几部注解中,四书周易诗经是程子朱子亲自做注,权威性最高,其他几部要打折扣。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是朱子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作,最有权威性。读《四书章句集注》,可同时参阅朱子《四书或问》。这是用问答方式对四书的内容进行阐明发挥。由于篇幅关系,现在出版的四书,其先后次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按朱子原本,先后次序应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庸》哲学性最强,最难读,所以放在最后。

读周易建议读清朝圣祖皇帝御定,由清朝理学名臣李光地主编的《周易折中》。该书注解以程子《易传》朱子《本义》居前,再采择自汉至明诸儒说易之较优者居后,再加按语,比较完备。

读上述几部经书,可同时参考理学代表人物,如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等人文集语录中的相关部分。尤其是程朱,特别是朱子。如读四书,可参看《朱子语类》涉及四书的部分。其他类推。

---------------------------经典外的其他儒家著作

理学代表人的著作中,周子《太极图说》、《通书》,张子《西铭》,都是言简意赅,极漂亮的文字,在理学中地位很高。朱子都为之做过注解。清康熙朝官修《性理精义》有全文。朱子《家礼》是篇很有名的著作。我只看它的序言部分,因为理论性强,后面就不看。朱子弟子陈淳的《北溪字义》是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解释理学的常用概念。可参考.宋朝理学兴起后,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汇编本的理学著作。我这里推荐两部。一是宋朝朱子与吕祖谦合编,清朝江永集注的《近思录集注》,一是清朝圣祖皇帝御纂,李光地主编的《性理精义》。这两本书都是把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论述理学思想的代表性文字与语录进行分类编排,并加注释。从深浅程度上讲,《近思录》略浅,过去作为理学入门书。明朝也推崇理学,并官方组织编纂了一些大部头的理学书籍,如《性理大全》、《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但都内容庞杂,质量不精,不如清朝官修。除上述几部外,汉朝班固班超之妹班昭的《曹大家(音姑)女诫》也值得我们重视。它是中国古代女子道德教育的经典,是《女四书》的首篇,思想也属儒家范围。孔孟正统在程朱。读书人做学问,自当以朱子为宗。凡学孔子之道而不从朱子者,必入歧途! 学经,四书五经是没问题的,接下来倒是要看看的是先秦诸子和两汉的东西。顺流而下读下来才能知道流变,知道嬗变的原因和变化的所在。主要读原文,看注释,至于那些义理之类,以后研究的时候再看吧,初学者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看!理学基本书籍,七十年代以后,中华书局曾经出过一套《理学从书》。今罗列其目录如下,供爱好理学的朋友提供一个读书买书的参考:1 二曲集 理学丛书 〔清〕李顒 2 朱子语类 (全8册) 理学丛书 〔宋〕黎靖德编 3 澹园集 (全2册) 理学丛书 〔明〕焦竑 4 榕村语录 榕村续语录 (全2册) 理学丛书 〔清〕李光地 5 朱子晚年全论 理学丛书 〔清〕李绂著 6 王廷相集(全四册) (明)王廷相撰 7 北溪字义(宋)陈淳撰8 关学编(明)冯从吾撰 9 困知记(明)罗钦顺撰 10 胡宏集(宋)胡宏撰11 颜元集(全二册)(清)颜元撰12 陈献章集(全二册)(明)陈献章撰 13 崇正辩 斐然集(全二册) [宋]胡寅 14 泾野子内篇 [明]吕柟 15 蓝田吕氏遗著辑校 陈俊民辑

国学经典类的书籍有哪些

国学经典书籍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详细如下: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国学经典类书籍目录

经部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史部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子部兵书类武经七书《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其他兵书《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