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国学经典分别为:《周易》、《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
1《周易》
作者是姬昌。三易之一。儒家尊为六经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史书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2《老子》
《道德经》,又名《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论语》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一般称《孙子兵法》都是说有十三篇。
在中华文化经典中
“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这句话中的精华指的是国学中的精华。其实很多人对于这里面说的国学指的是什么又有一些疑惑,或许大都是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可若是真的讲这个国学又是指什么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的。其实“国学“这个词是一个缩写,它指称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若是我们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那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指什么了。而这其实的”精华“说白了指的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中那些好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必然有着好的方面,同时也是有不好的方面的,这不论是古代的时候,还是现代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我现代的我们就是要继承古代的思想文化,而且我们要继承的是优秀的文化,是这其中的精华,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东西,而对于这思想文化中腐朽,落后的我们都要一概摒弃。最后呢,我们在吸收,继承这些国学的精华之后,我们还要学会创新,这样才能让这些精华文化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向我们平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宋明理学等等思想文化这些都是属于国学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也是一样属于国学的。甚至在古代的时候实行的道德礼仪也是属于国学。不过我们是要吸取这国学当中的精华,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双可以分辨文化是好还是不好的火眼精金。像古代的时候实行的三从四德,裹小脚等等之类的,那必然是不需要我们再去吸取继承了,我们要吸取的是像尊师重道,孝顺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
当然想要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吸取其精华部分。
对儒家传统经典比较本分的理解
对儒家传统比较本分的进行解释,不加以发挥时今文经学的做法不对,这不是今文经学的做法,而是古文经学的做法。“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
古文经学斥责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是汉字造字的基本法则,扬雄著《方言》,许慎著《说文解字》等。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
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