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起名:敬恒(敬人者,人恒敬之)2、《左传》起名:修己(修已而不责人)3、《大学》起名:润身(富润屋,德润身)4、《中庸》起名:豫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5、《尚书》起名:允怀(以公灭私,民其允怀)6、《礼记》起名:大信(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7、《庄子》起名:闲闲(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8、《墨子》起名:心辩(慧者心辩而不繁说)9、《荀子》起名:玉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0、《列子》起名:鸿鹄(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11、《管子》起名:义立(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12、《素书》起名:至诚(神莫神于至诚)13、《梦溪笔谈》起名:度外(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天下)14、《战国策》起名:至德(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15、《公孙龙子》起名:正名(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16、《吕氏春秋》起名:察己(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17、《了凡四训》起名:谦光(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18、《徐霞客游记》起名:朝海(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19、《处世》起名:静安(“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
名家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书籍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详细如下: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国学经典姓名
1:要明确方向
国学经典涵盖的内容很多,唐诗宋词、两汉经学、诗经楚辞等都包含在内。因此父母在借助国学经典取名字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自己的取名方向。不仅有利于父母取名字时的着重点,也能提高取名速度。
2:弄清楚诗意,选对字词
在明确取名方向之后,然后就需要父母弄清楚诗意,选择寓意好的诗句,从中选取好的字词给孩子取名,这样取出来的名字才更加的有寓意内涵,yw11.com给他人留下非常深印象特点。
3:注意字与字之间的搭配
通常我们的名字一般是两个字或者三个字,也有的是四个字。在取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和字之间的搭配。有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好的谐音,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即使是借助国学经典起名字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搭配。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官网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http://www.adxqd.com/q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