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20 03:01 124 人浏览

现代人为什么需要族谱

英姑娘哦的回复

其实各个时期修谱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北宋之前,是不允许民间私自修谱的,能修谱的只有国家机构里一个叫做“谱局”的机构,比如皇帝的家谱就叫做“玉牒”。

最明显的要数魏晋南北朝时期,据《中国通史》:“ 东晋 、 南朝 ,特重家谱,朝廷设立谱局,用人必须查考谱籍。”意思就是那个时期的选官用人都是根据家谱来选拔人才,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广纳人才。这就是常说的九品中正制,通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来定中正品数,然后通过中正品数再来晋升官员品数,由此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直到隋炀帝设立科举制才有所改善。到了唐宋时期,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所提高。在这个时期,修谱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记世系、序长幼、光宗耀祖、教育子孙。北宋罢谱局前,国家不让修,私下偷着修。北宋罢谱局后,修谱形势蔚然壮观。大部分的名人传记、著作、材料都因此而保留到家谱之中。在中国成立后,准确来说是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海峡两岸亲人隔岸相望,思乡心切,同时大部分的家谱都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损毁,这个时期有一股修谱热,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追根溯源、谒祖留根。

如果按照年限来说,自上次修谱热过后,也已经40年左右了,也该再次引来修谱大潮。可事实上现在修谱行业依然起色不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观念的改变。就我所知道的一些修谱事件,大部分出发点都在于光宗耀祖。家谱所具备的追根溯源、记世系、序长幼、辨亲疏、教育后人等功能已经被弱化。不修谱也无所谓,反正大家也都没有修,不会再遭受明清时期那样的社会舆论谴责。修谱了就可以显摆一下,展示一下家族实力。西方自由观念的深入与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基本上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是以“钱”为导向,修谱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花费大笔资金和时间,与当下的观念大相径庭。

随着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纸化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喜好,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手机,要想让他们拿起古朴的家谱书本,真的有些难度。

酸奶沛的回复

对于那些一直传承的大家族而言,至今还可以找到族谱,甚至族谱上还记录着辈分。尤其是生下孩子后,也会翻阅族谱来给孩子起名字。发展至今,这个传统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如今的人们起名字越来越随便,导致起的名字有很多相同的。古人取名字并不像现在而是非常注重内涵,其次就是可以避免重名,导致辈分发生混乱。如果现在我们去看古人的名字,就会发现古人的名字听上去非常的有诗意,同时从名字中可以看出长辈对晚辈的深切的祝愿,又或者能够从名字之中看到长辈对晚辈的期许等等,所以名字通过看族谱来确定辈分,其次就是引用诗词来取名字。而如今人们取的名字虽然也有这样的期许,但是都非常的直白,不用古人那么含蓄,就比如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取名建国、爱国等,以此来表达对国家建设的支持。古人根据族谱取名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区分辈分。在古代,一个强盛的家族,孩子就特别多,由此又分为了嫡系、旁系,当有事情需要商量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名字来区分处于哪个辈分,并且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并由此来推断自己该不该帮忙或者巴结,可以说古代的按族谱取名字就是这一最大作用。而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宗族观念并没有这么强,并且由于网络文化的普及,所以更多的人在取名字的时候,追求的时尚和朗朗上口,并没有再按族谱取名字了。再加上如今很多人都爱追星,所以为了表达自己对明星的喜爱,给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中也包含了进去。从取名字之中,就可以看出当时流行的文化,同时也是时代留下的印记。

佩兰的回复

现代人中,仍然有家谱的说法,家谱的作用有:可以让人们更加团结、传承民族文化、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脉络、可以有助于人们分别亲属远近、可以解答一些历史难题。一个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文化脉络,研究家谱可以发现祖先运行轨迹,更可以反衬出时代变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姓氏文化尤其家族谱牒文化历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讲究家国天下的理念,把家放在国之前,不能认识自己怎么来的,又如何更好的爱国呢?尤其封建时代,家谱成为家族维系团结、社会得以安宁的重要纽带,它对人们有着教化功能,让人们知道孝道、重情义、感恩祖德等,这对封建统治是非常有利的。当代,我们研究家谱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熟悉自己。通过家谱分析,可以很快得出自己姓氏中的远亲旁支之间的关系,起到追根溯源的目的,让后人知道先辈的艰辛,从而激发一代代人努力奋进。家谱也起到寻根问祖的目的,是许多很远的人可以通过同一个家谱得以联系到一起,这也有助于民族向心力的提升。正所谓:没有家谱,寻根问祖犹缘木求鱼;没有家谱,追根溯源犹无本之木。好的家谱就是一个好的家风。家谱中往往将先人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为官之道等罗列以供后人学习。好的家风可以从家谱中摘录出来供大众学习使用,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德”“法”相容,汲取其有益的成分,推动“家庭助廉”等活动,丰富家庭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可以说,深入挖掘家谱中好的东西是完全可以为我们现在服务的。

一个家谱就是一个姓氏乃至一个家族嬗变史,传承好、利用好家谱,更加有助于发展。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