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20 02:59 138 人浏览

汉室宗亲为什么不帮汉朝

回眸一笑的回复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在东汉末年,很多实力强劲的诸侯,都不是汉室后裔,比如袁绍、袁术、孙策、吕布、公孙瓒、马超、曹操等。对于这些诸侯来说,自然大部分都不会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即便是曹操,也只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东汉天子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刘备自然是势单力薄,所以蜀汉也只是偏居一隅,未能兴复汉室。在东汉末年,刘氏宗亲一度在东汉十三州中占据了五个州,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汉室后裔相继败亡,最终还是无法挽救汉朝。

幽州牧——刘虞

东汉末年,幽州曾经是公孙瓒和袁绍的势力范围。在公孙瓒之前,幽州是刘虞这位刘氏宗亲来执掌的。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在东汉末年,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颇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还派人笼络刘虞,加官至大司马,封襄贲侯。至于袁绍讨伐董卓后,更是准备立名望较高的幽州牧刘虞为帝,终于汉室的刘虞,自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公元193年,幽州牧刘虞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自此之后,幽州先是被公孙瓒所据,然后又被袁绍、曹操相继攻占。

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刘岱是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兖州刺史刘岱联合袁绍、曹操等人讨伐董卓。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手下鲍信劝阻,认为应当先坚守。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在兖州刺史刘岱兵败被杀后,鲍信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自此之后,东汉十三州中的兖州,自然成为了曹操的地盘。扬州刺史——刘繇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作为汉室后裔,刘繇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东汉末年,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4年),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作为扬州刺史,刘繇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虽然手下拥有太史慈等猛将,刘繇显然不是小霸王孙策的对手,最终还是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年四十二。等到扬州刺史刘繇病逝后,孙策自然获得了平定江东,进一步扩张势力的良好机会。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扬州也成为东吴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牧——刘表

相对于以上三位刘氏宗亲,荆州牧刘表自然被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所熟悉。东汉末年,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董卓被杀后,刘表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由此,荆州牧刘表虽然治理有方,其却没有匡扶汉室的远大志向。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在此之后,荆州成为曹魏、蜀汉、东吴三家的必争之地。益州牧——刘璋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宗室,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和荆州牧刘表一样,刘璋虽然也是汉室后裔,其也没有挽救汉朝的目标,只是想着割据一方,在益州这一州之地固守。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可是,让益州牧刘璋没有想到的是,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在益州之战中,刘备步步为营,最终围攻成都,迫使益州牧刘璋放弃了抵抗。公元214年,刘备正式取代刘璋,开始执掌益州。在东汉末年,刘氏宗亲一度占据了东汉十三州中的五个州,这些汉室后裔并没有团结在一起,更没有挽救汉朝的长远规划,最终相继败亡。

楠爷的回复

因为当时确实没有办法了,汉朝的两京基本上都是废了。而且当时的皇帝也已经成为了傀儡,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实权,那即使是有这么多的刘姓宗室确实也是无力回天啊。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展开讲一讲。

当时董卓之乱以后,汉朝的统治基本上就瓦解了,朝廷大乱,当时王允站出来了,本来有一定的希望可以拯救国家,但是由于王允这个人对自己太自信了,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成功,汉朝也再没有了可以兴复的希望了。当然了,在董卓之乱以后,朝廷基本上已经不能控制地方了。而虽然刘姓的宗室这么多,但是也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帮助的,毕竟当时的这些人都只愿意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不愿意再去惹其他的什么麻烦,不过当时还是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但是也就仅仅是一个人,那就是刘备。刘备才是真正的想要拯救这个国家的。而其他人即使帮助,那也是心术不正。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子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所以为了生存,可能都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子的处事态度,真正的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放弃自己的人很少,愿意真心实意帮助自己国家或者是自己亲戚的也是非常的少。很多人都会选择袖手旁观。最后还是要给大家为什么这么多的刘姓宗亲都不来拯救国家,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份心思,真心想要救汉朝的没有几个人,而汉朝当时也确实太衰败了。

女东施的回复

东汉由于宦官和外戚的轮流掌权,所以都是选择拥立容易控制,年少的皇子来当皇帝,比如东汉末年的汉桓帝15岁,汉灵帝10岁,少帝13岁,汉献帝8岁等等。这就造成了光武帝直系的宗亲本来就少,随后各地闹饥荒,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很多宗室都流落在外了。东汉末年,活跃在朝廷和地方的光武帝直系只有刘虞,刘宠二人,还有刘晔,但是属于曹操的谋臣。其他的拥有地盘和实力,有可能光复汉室的宗室,如刘焉,刘表,刘岱,刘繇都属于西汉皇室宗亲,属于旁支了,就更别提刘备这个存疑的西汉中山靖王之后。

董卓入长安以来,废黜了少帝,拥立了8岁的刘协(汉献帝),把京都弄得是乌烟瘴气。董卓也不是没有脑子,军队虽然管理混乱,政治上董卓还是要弄出点样子,拉拢下人心。董卓推荐刘虞任大司马,推荐刘表到荆州,刘焉到益州等等。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刘焉和刘表没有参与,一方面是自保思想,毕竟不是直系的宗亲。另外一方面,益州和荆州也还存在着内外威胁。刘表还好,只是想着治理好荆州,成为一片净土。

而刘焉就恶劣了,一度想自立,刘表看不下去了,于是和刘焉互攻了起来。而刘虞不但是东汉直系,而且有才干,有威望,为东汉治理北地边疆,政绩卓越。袁绍当关东联军的盟主时,建议拥立刘虞为帝,不过遭到曹操等人反对。

董卓也是最忌惮刘虞,一度要调他入朝,不过因为战乱,没有成行。刘虞因为和公孙瓒不和,被公孙瓒杀害,而公孙瓒也因此事,被围攻消灭。另外一位直系的宗亲陈王刘宠,箭法出色,还打败了黄巾军,拥兵十万,陈地治理得也不错。

本来刘宠是最有可能光复汉室的,而且还是名正言顺,但是讨伐董卓时,他只是带兵在阳夏做个样子,还自称辅汉大将军,这是其实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声望。后来,袁术称帝,派人来陈国来取粮草,被刘宠的国相骆俊拒绝。

于是,怀恨在心的袁术,派遣刺客张闿借口路过陈国,然后刺杀刘宠和骆俊。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是被这个张闿杀害的。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