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六代宗亲指的是哪个
明年今日的回复
我们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亲戚朋友都是很重要的关系网。亲戚关系可能是最亲密的关系了。亲戚也分为宗亲、姻亲以及朋亲,农村流行这么一句话就是“亲戚三代、宗族万年”,说明宗亲的地位。其中的“宗亲”又分为五服、六亲、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大家知道指的是什么吗?一、五服人们常说的五服是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及自身这五代人。如果长辈去世后,晚辈的丧服会根据关系远近有所不同,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即所谓的五服。大家一般认为,五服之内都是非常近的亲戚。如果是同一个高祖父,就都是很亲的,如果家里有什么婚丧嫁娶的大事,五服以内的亲戚基本上都是要参加的,如果超过了五服就可以不参加。二、“六亲不认”指的哪“六亲”?我们经常会评价那些不同人情的人,说他们六亲不认,那么六亲到底是哪些呢?六亲的说法从古到今有三种:《老子》中的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汉书》中的六亲是父、母、兄、弟、妻、子。《左传》中的六亲包括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姻亚(夫的家属)以及婚媾(妻的家属)。现在的六亲主要是血缘和婚姻关系中的最亲的关系,包括父亲的一方、母亲的一方、弟兄、姐妹以及夫妻、子女。这个六亲其实就是周围比较亲的亲戚的泛指。三、灭九族我国古代经常会有灭九族的刑罚,那么这里的九族主要是哪些呢?其实这是一个泛指。有一种说法是从高祖到玄孙;还有一种说法是妻族二、母族三、父族四,其中妻族二是岳父和岳母,母族三是指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娘舅,父族四是指姑姑的子女、外甥、外孙以及父母、兄弟、姐妹、儿女。九族就是和古代封建社会的刑罚紧密相连的,古代一人犯法,株连九族,可见其残酷。据说在燕王朱棣攻占金陵后,要收服方孝孺,结果方孝孺就是不屈服,后来朱棣很恼火,不仅杀了方孝孺的九族,甚至连他的学生都杀了,也就是所谓的十族。四、“祖宗十八代”“祖宗十八代”通常是指从自己开始上下九代宗族成员。包括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往上一共有九代。往下则包括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读kun)孙、仍孙、云孙、耳孙这九代,一共十八代。五服、六亲、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你觉得哪个最亲?
打豆豆的回复
朱家指的是朱姓家族。
历史上的朱姓,也与中国其他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姓历史的编修,最早的朱氏族谱兴修于何时何代,资料不足征,但作为汉魏六朝东南最古老和庞大的门阀世族,朱姓已有家乘、谱牒。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
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朱氏来源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
2、源于朱虎,出自远古帝舜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以朱虎为得姓始祖。西周的隐士朱张、战国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
3、朱姓始成于西周,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朱氏宗亲总会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以公子朱为始祖。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出之兄微子启于宋,以奉商祀。至战国后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居于江苏砀山的宋微子之裔公子朱的后代以先祖名为姓。
6、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
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小号略略略19990的回复
六亲宗亲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 3、指父母、兄弟、妻子。 4、指父子、兄弟、夫妇。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六,此之谓六亲。”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妻父曰昏,重昏曰媾,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3、指父母、兄弟、妻子。《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 4、指父子、兄弟、夫妇。《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后汉书.循吏传.秦彭》:“乃为人设四诚,以定六亲长幼之礼。”唐李贤注:“立亲,谓父子、兄弟、夫妇也。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亦泛指亲族、亲戚。《红楼梦》第一0八回:“你说说,真正是六亲同运:薛家是这么着;二太太的娘家大舅太爷一死,凤丫头的哥哥也不成人......甄家自从抄家以后,别无信息。”又第一一四回:“那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已闹的六亲不和。”《镜花缘》第五六回:“不意府上也因接驾合家离散,真可谓六亲同运。”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