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刘璋和刘备谁是汉室宗亲
那时花开的回复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为刘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刘璋的父亲是刘焉,下面我们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刘璋的父亲刘焉的生平吧。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这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和刘备一样,刘焉也是汉室宗亲,是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他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
简而言之,是个有野心也有能力的角色。
他提出的以宗室、重臣为州牧代替刺史控制地方州郡,直接导致了汉末各地军阀林立,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下降,应该说汉末的混乱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关于刘焉的故事还有一句话引人注目。
非英杰不图,吾既谋之且射毕。
不是英雄豪杰的话就不能图谋了吗?我不仅图谋了还得到了。
这句话出现在三国杀刘焉的口中,在大部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对他有多少印象。他是益州牧,刘璋的父亲,他图谋了益州。也就是诸葛亮,庞统劝刘备取得的立国之所。
煜煜同学的回复
刘表、刘璋与刘备是同宗兄弟,刘琦是刘备的侄子,刘焉是刘备的叔叔。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向朝廷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他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郡)。同年,刘琦因病逝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之际,派遣吕蒙、陆逊袭击荆州,刘璋因此归于东吴,被孙权任命为益州牧,居于秭归,约在221年后去世。
1、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以良好的德行使人佩服。刘备虽然在机权干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却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曾以此感化了刺杀他的刺客。刘备临死前还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刘禅,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髀肉复生
据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刘表见了,询问何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表
小红帽的蝴蝶结的回复
刘表是荆州牧 刘璋是益州牧严格来说 他们是远方的亲戚,他们是平辈,都姓刘。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表可是正经的皇亲。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庶子,母亲为贾夫人,还有一个同产兄赵敬肃王刘彭祖。刘胜在前元三年被父亲封为中山王。汉武帝刚即位,大臣都因为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建元三年,刘胜和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一起到长安朝见弟弟汉武帝。汉武帝设宴款待他们,刘胜听见奏乐就哭了出来。汉武帝问他缘故,他借机向弟弟控诉被国相吹毛求疵,动不动就要进谗言。文辞雄壮,条理分明。汉武帝于是要求有司不得再欺凌诸侯王。一时之间,刘胜被誉为“汉之英籓”。 也许是深自韬晦,刘胜从此以后把精力全部转移到了酒色上面,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但他没有酒色过度,当了四十二年中山王才死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削藩建议,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儿子,由国家封他们为列侯。刘胜有二十个得宠的儿子分期分批被封为列侯。但不幸的是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有十一个儿子因为在进献给宗庙用于祭祀祖先的黄金里弄虚作假,被革除了爵位。
刘贞是刘胜第一批被封为列侯的五个儿子之一,他们的封地都在涿县。刘贞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7年)六月甲午被封为陆城侯,封地在涿县陆城亭。这五个兄弟有四个都是因为在祭祀用的黄金里做手脚被同时削去了爵位。
刘贞被削去爵位后就在涿县定居下来,子孙世代繁衍,隐然是涿县的一个大家族。而且他们还世代在郡县供职,至少算得公务员世家。刘备的祖父刘雄,官至东郡范县县令。刘备曾经在同乡名儒卢植门下求学,但他并不喜欢读书,因此算不得卢植的高足。
刘备虽然不习惯读书,但说起话来常常文采并茂,让身边的人折服。在荆州流寓的时候,和荆州牧刘表一起聊天,起身上厕所,看见大腿上的肉长了出来,黯然神伤。刘表问他为什么哭泣,刘备慷慨的回答:“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还有一次,名士许汜也在座,谈起了广陵太守陈登。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刘备问刘表说:“许君论是非?”刘表回答:“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刘备又问许汜:“君言豪,宁有事邪?”许汜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后来辛弃疾作词提起这段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实际上刘备当时四十多岁,刘郎怕是称不上了,称刘阿伯倒是够年龄。
曹操北伐乌桓,刘备劝说刘表乘虚袭取许都,刘表不采纳。等到曹操回师,才后悔地说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刘备回答:“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於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刘备在白帝城病笃时,教育年少的儿子,说的并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仔细体会这个“欲信大义于天下”的英雄,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始终和其他君主相比,保持了一种鲜明的特色,也是他长期受到人们喜爱的缘故吧!~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