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宋仁宗亲政年号是什么
你的的回复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那么宋仁宗的年号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宋仁宗的年号,希望对你有帮助!宋仁宗的年号 1018年,宋仁宗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继帝位,当时他才13岁,1033年开始亲政。1022年-1063年,宋仁宗在位42年间曾多次更改年号。刚刚即位以后改年号天圣,后来改年号明道,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又改年号为景佑,之后又先后改年后为: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受到历代 历史 学家, 政治 家的称赞。就连乾隆皇帝,也说:“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之所以称说宋仁宗是明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经济发展。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 文化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宋仁宗节俭爱民。仁宗皇帝不光对人仁慈宽厚,身为九五至尊,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衣食非常简朴。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就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在干吗?宋仁宗回到宫中,立刻让嫔妃倒水,嫔妃问他在外面为什么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他称,屡屡回头,没见随从带水,如果问起,怕随行受处罚。接受官员谏言。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还有一次,谏官王素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怕陛下为女色所惑,宋仁宗 命令 太监,给这些被送进宫的女子每人三百贯,然后马上送她们离宫。北宋诗词著名。苏轼、苏辙考中进士以后,宋仁宗看了他们的文章后,赞叹不已,称为子孙物色到了两个宰相之才。而北宋时期,诗坛、词坛、文坛最辉煌灿烂的时刻,基本都是在他在位时期。这一切,肯定与仁宗皇帝的仁慈、宽厚密切相关。宋仁宗驾崩,百姓无不哭泣。公元1063年,宋仁宗驾崩,时年54岁,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洛阳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宋仁宗的皇后 宋仁宗有三位皇后,他们分别是郭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温成皇后。郭皇后郭皇后,宋仁宗赵祯的第一位皇后,为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父允恭,母李氏,是父母的次女。当年,张贵妃也就是温成皇后与郭皇后一同进宫,宋仁宗一眼看上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想立张氏为皇后。但刘娥中意的是郭崇孙女郭氏,宋仁宗只好立郭氏为皇后。郭皇后被立为皇后时才十三岁,由于年纪尚幼,不知宫庭险恶,仗着刘太后撑腰,爱妒忌别人,于是严密监视宋仁宗,使他不能亲近其他妃嫔,宋仁宗敢怒却却不敢言。刘太后死后,宋仁宗也不再理会郭皇后,这使她寂寞难耐,醋意大发,导致其最终被废。郭皇后被废后入道观,被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后宋仁宗颇念郭皇后,遣人去探望,赐以乐府,后来,宋仁宗尝密令召入,郭皇后曰:“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景祐二年十一月,郭皇后得了小病,宋仁宗让阎文应带着太医前去诊治,八日,郭皇后竟然暴死,年仅二十四岁。后人怀疑阎文应下毒,但不知是真假,次年正月,宋仁宗追复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氏,是北宋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1016年出生,祖父为北宋名将曹彬,父亲为曹玘。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废掉第一位皇后郭氏,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次年九月即景祐元年立为皇后。曹皇后性情慈爱,勤俭节约,重视稼穑,常常在宫苑内 种植 谷物,养蚕采桑。仁宗于嘉佑八年三月夜晚驾崩,遗诏皇子继位,曹皇后尊为皇太后,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神宗即位,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曹皇后万年得了水疾,太医也治不好,元丰二年冬天,病情加重了,神宗衣不解带地在寝殿门口探望祖母病情。过了十天,曹皇后驾崩了,享年六十四岁。曹皇后死后,与仁宗合葬于永昭陵,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温成皇后温成皇后张氏,即张贵妃,北宋宋仁宗赵祯宠妃,父亲张尧,张氏八岁时由大长公主带入宫中,由宫人贾氏代养。后来被仁宗看中,深得仁宗宠爱,庆历八年(1048年)封为贵妃。皇祐六年(1054年),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31岁。宋仁宗追忆张贵妃的柔情与善良,悲痛不已,他未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不顾朝中大臣劝阻, 决定 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宋仁宗在治丧第四天宣布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全谥为温成皇后,当时还有正宫曹皇后,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生死两皇后”。猜你喜欢:1. 历史上狄青的简介 2. 历史上的王安石是谁 3. 北宋政治家寇准简介 4. 历史人物王安石的简介 5. 寇准的人物生平 6. 关于苏轼的资料简介
嗨龙哥哥的回复
宋仁宗赵祯(zhào zhēn)(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1-2]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升王。[3] 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驾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元天圣。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四十二年。其陵墓为永昭陵。[4] 谥号: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史家把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望采纳,谢谢!!!
初九的回复
1、天圣 1023年—1032年(10年)
2、明道 1032年—1033年(2年)
3、景祐 1034年—1038年(5年)
4、宝元 1038年—1040年(3年)
5、康定 1040年—1041年(2年)
6、庆历 1041年—1048年(8年)
7、皇祐 1049年—1054年(6年)
8、至和 1054年—1056年(3年)
9、嘉祐 1056年—1063年(8年)
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至西汉武帝即位,在年数之前加上有纪念意义的名号,是为中国古代年号之始。
赵祯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
赵受益(后改名赵祯)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12日),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宸妃。因赵恒所宠信的美人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受益为刘氏所生。
赵受益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被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封寿春郡王,讲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加官中书令。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进封升王。同年八月(《宋史·本纪》作九月),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由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以辅导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因此受到后世的称赞。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赵祯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