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16:37 220 人浏览

论语里体现什么原则

两个菠萝油的回复

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交友原则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有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一、对我们有帮助的朋友,有三个特点:

1、友直。能够对我们讲真话的朋友。不管我们的优点还是缺点,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他都可以直言不讳,毫不隐瞒,真诚的劝告,衷心的祝福,这是真朋友。

2、友谅。性情宽厚,有容人之量的人。欣赏你的优点,更能包容你的缺点,这样的朋友可交。

3、友多闻。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朋友。有知识不算有学问,能说到还能做到,有真正的道德修养才算有学问。“多闻”可不是那些所谓喜欢八卦的“消息灵通人士”。二、对我们有害处的朋友,也有三个特点:

1、友便辟。有特别的嗜好,有怪癖脾气的人,比如喜好赌博、偷盗、打架斗殴等等,有这些恶习的朋友,尽量敬而远之。

2、友善柔。表面柔顺,内无主见的人。这样的人表面看起来脾气特别好,特别温顺,你说什么他都不反对,你就是

要做犯法的事,他虽然心里认为不对,但嘴里还是不说,也不反对。这种朋友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也不足。

3、友便佞。最坏的人。可以说是专门奉承迎合的拍马屁高手,表面花言巧语,实则口蜜腹剑,一肚子坏水。这种朋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要特别当心。

《论语》经典名句分享: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释义】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赏析】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往往想让别人来承担,但是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不管谁来承受结果,其最后的性质是不会变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战在对方的立场想想,这应该是我们终身奉行的做人的原则。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释义】多想着责备自己,而少责备他人。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君子的修养方式:严格要求自己,常思己过不责备他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释义】遇到贤达之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见不是贤达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的过失。

【赏析】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嫉妒或厌恶,而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会讥笑或轻视,沾沾自喜,这都是不好的处世观念,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不断进步。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

【释义】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赏析】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是具有相当警示的言语。因为它提出了“酒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这句话,应为它对我们的下一代、对祖国的都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美人的回复

“视其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为政》中第10章。

原文:子曰:“视其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隐藏得了什么呢?”

这一章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了的。

用在教育上,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这句话反映了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扩展资料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

(1)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2)“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师“因材施教”,生也应“因教而学”,择其善从之,不善而改之;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发展。三者结合,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3)因性格施教

每个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因材施教

望舒的回复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其中包含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与标准,也反应他的哲学观点,对于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是有教无类,爱人既为仁的实质与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展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动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动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和伦理范畴。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生活准则,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育起了重要作用,但跟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愈来愈成为约束人们思想、行动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与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晓得、了解、见解、知识、聪慧、智慧等。内涵主要触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觉得,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首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与行动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誉,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觉得忠乃表现于和人交往中的虔诚老实。

孝孔子觉得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但限于对于爸妈的供养,而应侧重对于爸妈与尊长的尊敬,觉得如缺少孝敬之心,供养爸妈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觉得爸妈可能有差错,儿女应当婉言规劝,力求其矫正,并不是对于爸妈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恰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