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译注和论语有什么区别
专治恶人的回复
《论语译注》内容 特点 影响 评价如下:
【摘 要】《论语》一直都是学子们必修的文本,因此对《论语》的诠释也从未间断。杨伯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古文献学家,尤以《论语译注》一书影响最大。本文试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该书的注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籍整理方面的新体例。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5758585.htm【关键词】《论语》;注释方法;注释特点;古籍整理 自汉代儒家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以来,《论语》一直都是学子们必修的文本,因此对《论语》的诠释也从未间断。如西汉郑玄《论语郑氏注》、魏晋何晏《论语集解》等等。《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杨伯峻先生在吸收前人诠释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运用新的注释方法著成的著作。 杨伯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古文献学家。他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皆有突出贡献。尤以《论语译注》一书影响最大,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考证,并且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 《论语译注》的注释最明显一个特点便是用白话文进行书写。纵观整个论语学史,对《论语》作诠释的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写作的,造成了阅读的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言文著作便不适应广大人民的需求,运用白话文进行注释便提上日程。《论语译注》便是白话文注释经典的典型范例。《译注》运用白话文进行注释具有众多优势。译文言简意赅,能够准确表达出原文含义。能够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的读懂《论语》,并给有志于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 《译注》注释第二大特点是在翻译技巧上运用了新的方法。例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译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译文按照原文的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这就是对译法的运用。它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文的内容而且又简单易于理解,这也是古文今译方法中运用最普遍的方法。移位法是对古汉语中的某些特殊语序与表达方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的方法。《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译注》:“不着急别人不知道我,只着急自己没有能力。”原文的“不己知”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式,这是古文常用的语法,现代翻译时必须转换为“不知己”,即“不知道我”。否则,便不通顺。对于增补法,我们知道古人写文章喜好简略,为了使语句完整必须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译注》:“子贡说:‘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 我们听得到; 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 我们听不到。’”在原文中没有主语,但是是子贡说的,因此可知省略了“吾”字,翻译时要补充出来。但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看来,这个省略的“吾”,并不是指某一人,所以将这个“吾”字翻译成“我们”则更加合理。与增补法相反, 删减法指的是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特别是古汉语中某些常出现的虚词,如“之、乎、者、也”等,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第三,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论语》中的名物典制、地理山川等进行考证,并且对于不同的诠释,作者在进行辨析后再作择取。如《论语?颜渊》:“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译注》:“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朱熹《集注》把它做两句读:‘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便应该这样翻译:‘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我则以为‘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为谓语,此为倒装句。”这里即解释了棘子成为卫国大夫的官职名,又对不同的注释见解进行分辨。此类注释考证参考多种文献,使读者的认知范围得到大大拓展。 在开篇的《序言》里,杨先生论述了六个问题:(一)孔子身世;(二)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三)孔子论天、命、鬼神和卜筮;(四)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五)关于忠恕仁;(六)孔子对后代的贡献。这六个问题是孔子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论语》的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导言》集中论述了四个问题:(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二)“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三)论语”的版本和真伪;(四)略谈古今“论语”注释书籍。这些从文献学的角度介绍了与《论语》有关的一些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例言》共分为十五条,分别说明了著者著书宗旨,章节分合依据,校勘问题,译文注释,对朱注的取舍,断章取义问题,以及“词典”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列举了书中所引前贤《论语》著作。《词典》附录在著作的这是整本书的体例中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它对《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以及特殊的字词进行分门别类的解释,并标明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所在篇章的序号,这样的词典不仅仅是一个附载性查阅系统,也为其他古文的诠释提供了方便。这个“词典”在文献整理上具有创新作用,标志着一种新的古籍整理方式的出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内容通俗易懂,著书体例全面系统且新颖别致。整部著作内容丰富,不仅是广大群众的普及性著作,其开创的新的古籍整理体例,更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湘荣.《论语译注》献疑[J].古汉语研究,1996(01). [2]张杨.从《论语译注》看古文今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4). [3]王浩然,曾光平.《论语译注》词语训释札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03). [4]孔飞祥.杨伯峻《论语译注》今译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姚辉.杨树达、杨伯峻叔侄《论语》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穷人的回复
问题一:论语哪个版本的好?? 我会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出版社应该是中华书局的,大家都比较同意这本书中所认为的《论语》的成书年代,日本的山下寅次也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不过最近我在看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这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不知道你要做什么用,李零做过考古、文献、古文字的研究,他的东西做的还是很扎实的,但是个人认为他说话比较痞。不是专业的,杨伯峻的就够用了 问题二:杨伯峻的版本哪个好? 2009年版的好,因为经过了大量的修订,一些内容也有了新的见解,历时八年的改编才完成的。 问题三:想买《论语》,哪个版本比较好 如果你是还没高考,就看中华书局的《论语》。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已经毕业了,对论语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翻译的程度,就可以看看带有评论性质的论语,比如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因为他解释的论语很据个性,并不适合学生考试用。 问题四:《论语》最好的版本是哪个 我推荐的是中华书局杨伯钉版的,这个是比较权威的,中华书局现在有较多系列的论语,但杨版的一直是公认的好版本,忠实原著,翻译的也很好,很推荐。 问题五:论语 比较经典的是哪个版本,哪个出版社的? 岳鏖的肯定是一般般了,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只是在读研时,老师就说那个出版社的书不是特别好。其实就古典文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一个好的版本,最好的就是中华书局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论语》也不例外呦! 问题六:杨伯峻的版本哪个好? 论语(原文、译注、评析).pdf loveread/...d=2066 问题七:《论语》应该哪个版本的比较好 傅佩荣的《论语》新解,译林出版社,分上下两本。这是一个系列的书集,还有《老子》新解(上、下)和《孟子》新解(上、下)。虽说是新解,但其实很严谨,内容都是有理有据,对于有争议的部分所有的不同看法都列举出来,然后提出自己认同的那种解释,并且推论证明,举出例子。“新”的地方在于他还讲解了每一篇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以及对当代人的意义。 问题八:《论语》的译注、注解共有多少种版本,,谢谢。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m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 2、《论语集注》――宋朱熹(攻130―1200年)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3、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 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5、杨树达(1885―1956年),《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值得参考。 6、杨伯峻《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杨伯峻先生的学术背景及其家学渊源,使他在注解《论语》《孟子》和《春秋左传》等古籍时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7、钱峻《论语浅讲》。 以上资料来自此网站:baike.baidu/view/19183#4_4 问题九:想买《论语》,哪个版本比较好 中华书局的《四书章句集注》。绝不后悔
天穹的回复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这一部书成书于清末民初,堪称论语学的集大成之作。里面遍采历代论语注疏,从汉代包咸、孔安国等,魏晋六朝何晏皇侃,宋代刑邴大小程子和朱熹,再到元明清诸多儒者如焦闳方东树等,几乎都有采纳。每一条注解都会历数其学术研究的焦点和成功果,凡典章制度必有考证。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这是今世对于《论语》的官方注解,目前官方承认的中文《论语》注解就是杨伯峻的了,而英文则取理雅各的。杨伯峻和近代小学(文字考据学)大家杨树达先生渊源颇深,其师法颇据于此。他的《论语译注》更为直观易懂,但又不失于考证精准。是普及《论语》的非常好的著作。不过杨伯峻先生的著作相比较前两者而言,不是很利于学术研究,仅可用作入门之选。作者:李温仁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