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读论语之后读什么
外是派的回复
我从论语中学到了做人之道。在《学而》中,孔子曾说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相处时,当别人不了解你,或不理解,甚至误会你的时候,你一定不要生气,这才是有修养道德的人的作为。因为人与人相处,需要交流,只要我们加强交流,就会消除不被理解的境况。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被误会而大发脾气,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本来是朋友,结果谁也不理谁了。而在《泰伯》中,孔子之徒曾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做为一个不想当叫花子的人,我们必须要胸怀宽广。你看!世界上哪些小肚鸡肠的人出名了的?若没有宽广的胸怀,你就像一潭也许美丽但不流动的池塘,到最后一天总会被太阳晒干的,而心胸宽广的人,就像一条小溪,虽然可能没有潭水美丽,但它是流动的,在不断地汇集后,终会成为大海。而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心胸都很宽广,不像某些人,别人把他的文具盒碰掉,就和那个人争吵、撕打起来,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怎么能成大事? 我从论语中学到了学习之法。在《学而》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让我想到有些人在课堂上十分认真,回家后去疯耍,结果一天所学的知识全忘了。只有温习了旧的东西之后,才能得到新的体会。如果在课了别人的体会之后再写一个感悟,我敢肯定地说,写作水平肯定比直接写道理要强得多。而有些人,看着课本在那里空想,想啊想,会的也想,错的也想,就是不去问,不去学出来以后就是一个标准神经病加二流子。而只是学习不思考的人,就完全会被迷惑住,长大以后有得好听点叫热爱读书,才高八斗,说得难听点叫书呆子,就是你喊他背书,他能把《出师表》、《蜀道》、《劝学》一口气背完,一让他说意思,这下就傻眼了的哪种人。所以我们不能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要学思结合,否则以后都没出息。 我从论语中学到待人之礼。在《学而》中,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啊!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难道只是中国人的天下吗?为什么不用上宾之礼对待外国客人呢?再把话题拉近一点。在学习中,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帮助别人就会降低自己的分数,其实,你帮助同学,你们小组成绩会提高,你的人缘会更多,别人会把你当作他的朋友,你和他都会很快乐。你的学习环境会更加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里,你难道不想努力吗?还用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差吗? 此所谓“道、法、礼”,三者乃吾观《论语》之悟也!
午餐肉十级爱好的回复
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练习、实践、思考。
《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
第三则指出了学习《诗经》能够产生的多方面的学习效应。
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学习的榜样。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
南征北战的回复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可谓汉语文章的典范。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其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学家。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小孩读《论语》的5大理由我国素有“半本《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论语》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实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论语》已经成为未来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整部《论语》,纳入2018年北京高考范围,划重点,这是大趋势!有父母要问了:《论语》全篇都是古语,孩子能理解得了吗?当然可以!不管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小学、中学生,《论语》都有它的益处!一本《论语》伴着孩子成长,能让他受益终生。好处1好习惯从小培养学龄前儿童读《论语》,最有益的是从小培养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最著名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告诉孩子,学习要不断地复习;“温故而知新”,时时回顾旧知识,才能有新的收获,记忆知识更牢固。有些习惯还得从小培养起,这样长大了就不需要纠正。比如说:食不言、寝不语,行不履阈,立不中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等。好处2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孩子学《论语》,有利于修正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焦虑、自律、成长这些问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超前的理解。比如说诚实、毅力、善良,真诚、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识别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论语》中经常强调的。孩子要是具备了这样的品质和素质,那么无论在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不用担心将来没有工作没有朋友。读《论语》,能让孩子学会做价值判断,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