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中人物什么必有什么
博群的回复
1、有若,有氏,名若,字子有(一说字子若),世称“有子”,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尊为儒学圣贤。
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
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
2、曾子,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3、卜商,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曾为莒父宰。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
4、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5、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袁丹的回复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后世影响《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三秒记忆的回复
在《论语》中出现的人物
颜回:字渊。孔子早年弟子。孔子评其“好学”、“贤”。列德行科
闵子骞:名损。孔子早年弟子。孔子评其“孝”。列德行科
冉雍:字仲弓。孔子弟子。季氏宰。孔子评其“可使南面”。 列德行科
冉耕:字伯牛。孔子弟子。列德行科(冉耕、冉雍、冉有为三兄弟)
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季氏宰。孔子评其“果”、“喭”。列政事科
冉有:名求。孔子弟子。季氏家宰。孔子评其“艺”。列政事科
端木赐:字子贡。孔子弟子。孔子评其“瑚琏”、“达”。子贡善言圣人。列言语科
宰我:名予。孔子早年弟子。列言语科
言偃:名偃,字子游。孔子晚年弟子。鲁武城宰。列文学科
卜商:字子夏。孔子晚年弟子。鲁莒父宰。列文学科
颜路:名无繇。颜渊父。孔子弟子(颜渊之父)
曾皙:名点。曾参父。孔子弟子(曾子之父)
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孔子早年弟子
曾子:名参。孔子晚年弟子。孔子评其“鲁”,孟子称曾子为守约。
有子:名若。孔子晚年弟子。有若似孔子,众弟子欲以事孔子事之。
颛孙师:字子张。孔子晚年弟子。孔子评其“辟”
孔鲤:名鲤,字伯鱼。孔子子
公冶长:名长。孔子弟子、女婿
南容:南容适,名縚。孔子弟子,孔子兄孟皮女婿
子贱:宓不齐。孔子弟子。孔子评其“君子”
澹台灭明:字子羽。孔子弟子
樊迟:名须,孔子弟子
司马牛:桓魋弟。孔子弟子
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孔子评其“愚”
申枨:孔子弟子。孔子评其“欲”
陈亢:原亢,字子禽。孔子弟子
漆雕开:漆雕氏,名启。孔子弟子
原思:名宪,字思。孔子弟子
巫马期:名施。孔子弟子
牢:孔子弟子
颜克:孔子弟子
林放:鲁人,或孔子弟子
公伯寮:公伯氏,名寮。鲁人。或说亦孔子弟子
阳肤:曾子弟子
先人先贤
皋陶:先贤,舜臣
伊尹:先贤,汤臣
羿:有穷之君,被其臣寒浞杀。善射
奡:又做浇,寒浞子。为夏少康灭
老彭:先贤,商大夫
微子:先贤。纣之庶兄
箕子:先贤。纣之叔父
比干:先贤。纣之叔父
泰伯:先贤,周太王长子
仲雍:先贤,周太王次子
季历:周太王三子,文王昌父
周公:先贤,周公旦
鲁公:周公子伯禽,封于鲁
伯夷:先贤,孤竹君子。孟子称圣之清者
叔齐:先贤,孤竹君子
周任:古良史
伯达:周士
伯适:周士
仲突:周士
仲忽:周士
叔夜:周士
叔夏:周士
季随:周士
季騧:周士
虞仲:逸民
夷逸:逸民
朱张:逸民
少连:逸民,东夷之子。仕鲁。孔子称其善居丧
鲁
鲁昭公:姬姓,名稠
鲁定公:名宋,谥定。哀公父。为逐其君兄者所立
鲁哀公:名蒋,谥哀
季康子:季孙氏,名肥,谥康。鲁大夫
季桓子:名斯。鲁大夫
季文子:季孙行父,谥文。鲁大夫
季子然:季氏子弟
僖子:贤而好礼
孟懿子:仲孙氏,名何忌,谥懿。父僖子。孔子早年弟子。鲁大夫。何忌首抗孔子堕三家之都之命,后人不列其为孔子弟子。
孟武伯:名彘,谥武。懿子之子。
孟敬子:鲁大夫仲孙捷
孟庄子:鲁大夫仲孙速,献子子
臧文仲:臧孙辰,谥文。鲁大夫。
臧武仲:鲁大夫臧孙纥。孔子评其“知”
孟之反:名侧。鲁大夫。孔子评其“不伐”
孟公绰:鲁大夫。孔子评其“不欲”
子服景伯:子服何,子服氏,字伯,谥景。鲁大夫。
叔孙武叔:名州仇。鲁大夫
阳货:名虎。季氏家臣。
公山弗扰:公山不狃,季氏家臣,费宰。
卞庄子:鲁卞邑大夫。孔子评其“勇”
柳下惠:展氏,名获,字禽,亦字季。柳下或是其食邑或居处,惠为其私谥。仕鲁
微生高:名高,或谓即尾生高。鲁人。孔子评其不直
左丘明:名明。鲁人
子桑伯子:鲁人
师挚:名挚。鲁乐师
原壤:鲁人。孔子故人。
孺悲:鲁人
齐
齐景公:名杵臼
齐桓公:小白。齐襄公子
公子纠:齐襄公子
管仲:名夷吾。齐桓公相。孔子评其器小,不俭,不知礼,仁。
晏平仲:名婴。齐大夫。孔子评其“善与人交”
陈文子:名须无。齐大夫。孔子评其“清”
伯氏:齐大夫
召忽:齐大夫
崔杼:齐大夫。弑齐庄公
陈成子:陈恒,齐大夫,弑齐简公
卫
卫灵公:卫国国君
南子:卫灵公夫人。有淫行
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卫太子蒯聩之子
卫公子荆:卫大夫。孔子评其“善居室”
蘧伯玉:名瑗。卫大夫。孔子评其“君子”
孔文子:仲叔圉,名圉,谥文。卫大夫
王孙贾:卫大夫,治军旅
宁武子:宁俞,谥武。卫大夫
祝鮀:字子鱼。卫大夫,治宗庙。有口才
棘子成:卫大夫
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拔
僎:公叔文子家臣,卫大夫
史鱼:名鳅。卫大夫。孔子评其“直”
公孙朝:卫大夫
公明贾:公明氏,名贾。卫人
郑
子产:公孙侨。郑大夫。孔子评其“君子之道”
子西:子产同宗兄弟。郑大夫
裨谌:郑大夫
世叔:郑大夫
子羽:郑大夫
楚
子文:斗氏,名谷于菟。楚令尹。孔子评其“忠”
叶公:楚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叶县尹,僭称公
宋
桓魋:向魋。宋桓公之后,宋司马
宋朝:宋公子,出奔在卫。有美色
晋
晋文公:晋国国君
佛肸:晋大夫赵简子之邑中牟宰
微生亩:微生氏,名亩。
师冕:名冕。乐师。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