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论语有什么感悟
等待的风的回复
论语的启示与感悟是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孔子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现存《论语》20篇,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的内容赏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囍乐的回复
我从论语中学到了做人之道。在《学而》中,孔子曾说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相处时,当别人不了解你,或不理解,甚至误会你的时候,你一定不要生气,这才是有修养道德的人的作为。因为人与人相处,需要交流,只要我们加强交流,就会消除不被理解的境况。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被误会而大发脾气,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本来是朋友,结果谁也不理谁了。而在《泰伯》中,孔子之徒曾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做为一个不想当叫花子的人,我们必须要胸怀宽广。你看!世界上哪些小肚鸡肠的人出名了的?若没有宽广的胸怀,你就像一潭也许美丽但不流动的池塘,到最后一天总会被太阳晒干的,而心胸宽广的人,就像一条小溪,虽然可能没有潭水美丽,但它是流动的,在不断地汇集后,终会成为大海。而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心胸都很宽广,不像某些人,别人把他的文具盒碰掉,就和那个人争吵、撕打起来,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怎么能成大事? 我从论语中学到了学习之法。在《学而》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让我想到有些人在课堂上十分认真,回家后去疯耍,结果一天所学的知识全忘了。只有温习了旧的东西之后,才能得到新的体会。如果在课了别人的体会之后再写一个感悟,我敢肯定地说,写作水平肯定比直接写道理要强得多。而有些人,看着课本在那里空想,想啊想,会的也想,错的也想,就是不去问,不去学出来以后就是一个标准神经病加二流子。而只是学习不思考的人,就完全会被迷惑住,长大以后有得好听点叫热爱读书,才高八斗,说得难听点叫书呆子,就是你喊他背书,他能把《出师表》、《蜀道》、《劝学》一口气背完,一让他说意思,这下就傻眼了的哪种人。所以我们不能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要学思结合,否则以后都没出息。 我从论语中学到待人之礼。在《学而》中,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啊!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难道只是中国人的天下吗?为什么不用上宾之礼对待外国客人呢?再把话题拉近一点。在学习中,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帮助别人就会降低自己的分数,其实,你帮助同学,你们小组成绩会提高,你的人缘会更多,别人会把你当作他的朋友,你和他都会很快乐。你的学习环境会更加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里,你难道不想努力吗?还用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差吗? 此所谓“道、法、礼”,三者乃吾观《论语》之悟也!
木子又见木木的回复
《论语》的启示与感悟思路:根据《论语》的内容进行展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说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几句话,但是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它就是中国古代巨著《论语》里的第一篇。这个寒假,我拜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它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经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本书,是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孔子的治国观点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是中国古代最基本、最简单、却又最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准则。在古代这本书被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
我读完这本书后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被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了。书中有这样几大部分: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等等。这些篇目中的言论和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比如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为好学也已矣。“子夏的这句话意思是:”每天学习不知道的知识,每月都不忘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就算是好学之人了。“这里我还看到了一个叫孙敬的好学之人,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读书。
他刻苦到夜里读书困了,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绳子栓在头发上,把另一头固定在房梁上,这样他就不会看着看着睡着了。他就是凭借这样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自己成为了一代鸿儒。如果我们现在学习都能有他的这股头悬梁的劲头,还有什么学不成的呢。
我想到自己看书时,看一会儿就想去玩,真是惭愧!对,我也要成为好学之人。只要下定决心,我能做到的。再比如其中的这样一句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虽然会背《诗经》三百篇,但是把国家政治交给他,却不能治理;让他出使诸国,不能独立办事,虽背得多,但不会运用,又有何用呢?“读到这里我脑中立刻浮现了一个故事——《纸上谈兵》。
故事的主人公赵括把兵法背的滚瓜烂熟,谈起打仗,他父亲是赵国有名的大将都说不过他。可赵王让他去带兵打仗,他却不会根据实际灵活变通,结果误国误民,惨死在战场上。这又让我明白了:我们既要成为好学之人多读书,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做个会学之人,活学活用,知识才能转变成智慧。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深刻的道理,我仔细咀嚼,久久回味,像是亲自聆听了孔子的教导,也希望同学们有空来读一读这本书,体味经典,对话圣贤,它会让你终身受益,带你走向不远处的辉煌!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