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乐什么意思
黑板前的萌妹纸的回复
有“高兴”的意思,也有音乐的意思。
为什么说音乐和治国有关系,是因为“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统治阶级为了推行“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周礼.春宫》)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周礼.春宫》及注);等等。 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要顺利地推行礼乐制度,必须加强有关礼乐方面的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周王朝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
七冷的回复
7【以。。为乐趣】8【乐趣】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忆不易还忆的回复
就乐而言,其形式是乐律,其内容是乐音。
乐律的政治功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定时令节侯。《周语》载乐祖神瞽:“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韦昭注:“神瞽,古乐正,知天道者也。死而为乐祖,祭于瞽宗,谓之神瞽。”《周语》虢文公谏宣王不藉千亩有“瞽告有协风至”之语,韦注:“瞽,乐大师,知风声者。协,和也,风气和,时候至也。”亦有“瞽帅音官以风土”之语。《楚语》有“临事有瞽史之道”之语。韦注注:“瞽,乐太师,掌诏吉凶(案:以声气辨吉凶)。”《后汉书律历志》详细记载了乐律定节气的方法:“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锺律,权土灰,放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锺通,土灰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賔通,土灰重而衡低。”亦载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髙,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霞莩灰抑其内端。案厯而侯之,气至者灰去。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厯。”一方面是所谓的吹律定姓。《周语》载:“司商协名姓”,韦注:“司商,掌赐族受姓之官。商,金声清,谓人始生,吹律合之,定其姓名。”《白虎通义姓名》:“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记其族人”。乐音的政治功用则是宣扬德化,育陶人的情感。《白虎通义姓名》:“乐所以荡涤,反其邪恶也。礼所以防淫佚,节其侈靡也。故《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知道:先秦乐 、诗、舞三者是一体的,这就意味著诗与乐在社会功用层面上具有一致性。诗乐不仅是上层施德宣化的工具,也是下层向上层反映自己的政治诉求,委婉表达自己对时政不满的重要手段,《诗经》“六义”中风与雅的功用即是如此,“风者,风也(据注文:上如字,下福凤反。崔灵恩集注本下即作讽字),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此皆据《毛诗注疏》卷第一) ;而政府也必须设立专门的采诗机构,“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引自《汉书食货志》),其目的是听取意见,改良时弊,以防止礼所确立的各种社会秩序成为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使得整个社会成为上下通气、悬别而不隔绝的整体。而礼的本质就是要确定亲疏、上下、贵贱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形成一个具有全社会向心力的领导核心的目的,从而对内保证社会的稳定,对外保证争取自己的利益。礼乐的相互配合成为国家政治正常运行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治国理念。用王观堂先生的话说:“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殷周制度论》)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